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落花点地成重五,香翠熏泥粉沾雨。


买将安石伴炎官,鬼书未燥花先腐。


当窗一榻卷琉璃,下方五月吹寒楚。

下里诗人唤阳五,酒肠窄窄无一缕。


空拳往往博欢场,如以孤羊角群虎。


一蕉入口即盘姗,浪言欲作糟丘主。

双佩雷文拂手香。
青纱衫子淡梳妆。
冰姿绰约自生凉。

职在内庭宫阙下,厅前皆种紫薇花。


眼明忽傍渔家见,魂断方惊魏阙赊。


浅色晕成宫里锦,浓香染著洞中霞。

五月莲花塞浦头,长竿尺柄挥中流。

君去新昌五月时,都门日近火云移。


赠君数叶迎风物,并入高帆一道吹。

燕京百事且休忧,但苦炎天道上沟。

近日巳闻将扫括,不须遮鼻过风头。

荸荠菱藕贱如柴,竿蔗年来渐亦栽。


百货百珍俱得到,却无一个荔枝来。

竹黄如槁少鲜妍,一丛五卑百个钱。


卖与人家那不贵,汤浇火炙过冬天。

石榴花发街欲焚,蟠枝屈朵皆崩云。


千门万户买不尽,剩与女儿染红裙。

晚将华发试青衫,静寄从来是旧衔。


俗子未须怜怨鹤,老夫元不负耕岩。


晴山有约长相见,恶木妨人要尽芟。

危坐东窗日自长,幽人不出雨何妨。


未论饱饭三秋乐,且说高眠一枕凉。


晴后却疑犹点滴,夜深应是更淋浪。

长天望油云,槁黍待甘霔。


一雨有丰凶,死生分旦暮。


颇闻两州民,岩谷多啸聚。

长虹截天雨初断,孤日翻光上银汉。


忽从海底出三山,就中蓬莱正奇观。


黄金涂阙射日光,白玉飞栏入天半。

凉飙呼不来,恶热苦难避。


城南有佳人,相望隔秋水。


愿言倚琼瑶,相携谢簪履。

毵毵烟柳谁家树,拍拍西湖尽日风。


和靖宅边山雨急,苏公堤下藕花红。

藕湖烟水欲沉沙,已着芙渠一两花。


拟借短蓑随雨去,共谁同把钓鱼车。

四字丹书亦偶然,石唐未必是真仙。


无人解得潮州意,也复留衣与大颠。

黄尘白骨已无人,青谷朱楼尚有村。


今夜三更山吐月,共倾双泪看金盆。

天高月白夜漫漫,倚杖来看月下山。


老眼直穷烟霭外,诸峰浑在有无间。


翰林耽酒今何处,仙女乘鸾去不还。

圆月出树东,隔看被树挂。


群叶相蒙茂,光采还透射。


玉盘虽隐映,其魄自整暇。

曾上銮坡侍玉堂,朝衣新惹御袍香。


传宣暖阁天颜近,奏近年台午漏长。


化国有人悲短梦,幽都无地仰余光。

秘殿深严圣语温,十年前是一乾坤。


孤臣林壑余生在,帝里金汤旧业存。


舜殿南风难解愠,汉陵西望欲销魂。

寥落吹台望紫宸,上觞此日正千春。


乾坤缥缈灵光殿?


江汉潆洄黯黮津。


一自玉舆蒙雾露,遂令金鉴转风尘。

山中五日寒,霖雨久不止。


稍稍云意开,骎骎日色美。


驾言出东城,道傍玩流水。

五月今年更索裘,穷山积雨冷于秋。


斯须变化真难料,宿昔沉绵幸少瘳。


老强读书犹有益,贫因知道故无忧。

本非高蹈挂朝冠,自是危途举足难。


世上十年人不识,山中五月夜犹寒。


感风垂死骨骸痛,止酒近旬杯杓乾。

四十里苍翠,中环万屈盘。


望城藏谷底,觅路上云端。


笋出一春醉,樵深三伏寒。

迩日岂无雨,东有西或无。


有亦仅鸣瓦,不肯鸣庭除。


檐声尚难滴,况望浮沟渠。

□凉唤起酒醒人,听雨更阑得句新。


儿子远来作生□,□□□十六年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