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昨夜秋风颠彻晓,沙洲萧瑟鸣枯蓼。
羁人荒馆夜初长,泼天月色当楼皎。
老夫思归又怀禄,去住似被饥寒绕。
松下禅栖所,苔滋径莫分。
青山春暮见,流水夜深闻。
不坐看心石,应随出定云。
寂寂复寂寂,山深无行迹。
有客期不来,值此风雨夕。
斋中阙晤言,阴虫鸣四壁。
客自河曲来,寄我双鲤鱼。
长跪接鲤鱼,或有尺素书。
剖鱼乃空腹,使我心成疽。
忆我莫苦吟,苦吟伤子心。
寄子莫忘归,忘归失我依。
清清在山泉,忽为九仞渊。
昨宵风雨是重阳,满地黄花笑客忙。
飘泊遥怜知已在,登临谩逐野僧狂。
白衣负我东篱约,乌帽从渠短发苍。
凝脂温玉,密缕融金,别筵首荐鲨鳍。
月映觥筹,夜深斜射深卮。
殷勤主人留客,奈归心、远践秋期。
一曲潆洄水,危桥宛转通。
人来秋雨后,门叩夕阳中。
旧梦追尘榻,新题认雪鸿。
露寒曲槛红衣润,笑扶蝉鬓。
徘徊临水照红妆,人比嫦娥差近。
倩得鳞鸿通问,对花消恨。
晨起忽不乐,驱骑高原行。
四山多岚气,日照孤峰明。
亭午际江渡,烟艇浮沙汀。
如面诚非一,深心岂易知。
入秦书十上,投楚岁三移。
和玉翻为泣,齐竽或滥吹。
言自云山访我来,每闻奇秘觉叨陪。
吾师不饮人间酒,应待流霞即举杯。
少年饮兴亦颇豪,常苦量浅易成醉。
狂饮不能倾一斗,百事昏昏半失记。
中年节饮渐嗜茶,好尚亦因衰壮异。
闲寻芳草到门迟,云水无心本不期。
枕畔残书犹自在,主人出户未多时。
久阙东山赏,烟萝欲卧迟。
金霞寻晓望,玉树候秋期。
九鲤何曾返,三花未可窥。
春雨止还落,故人迟未来。
可怜花落尽,不共一尊开。
金鸦堕水白日匿,碧城朵朵山钩连。
黑云如羊在天上,挟雨腾踔鸣雷鞭。
须臾沟浍潦水急,怒涛澎湃惊昼眠。
南北姻缘岂偶成,死生今日别离情。
不从父母归宁赋,愿赋终天一路行。
守一曾闻保母言,不因生死离侯门。
古人不可作,斯人皆吾与。
苟非吴越殊,腑肺思相语。
俗子患无食,不患为硕鼠。
策杖叩禅扉,穿云入翠微。
虚堂人迹静,深院俗尘稀。
谈麈惊花落,风铃怖鸽飞。
溪馆落叶深,亭林人迹少。
坐来清磬歌,虚窗郁幽抱。
独语下间阶,夕阳淡秋草。
寒山几点入云碧,漠漠亭皋远烟色。
幽径云深少人行,蟋蟀怨秋声凄恻。
秋夜携筇踏云来,竹床石砌生青苔。
岷蜀地千里,海棠花独妍。
万株佳丽国,二月艳阳天。
丛萼匀如布,修蕤巧似编。
占断香与色,蜀花徒自开。
园要无即俗,蜂蝶落仍来。
青帝若为意,东风无限才。
登山穿破乱云堆,不见高人眼倦开。
门掩水声闲白日,路无车迹长苍苔。
墙头五柳空摇曳,池上双凫自往来。
草草木皮棺,松风生暮寒。
莺啼春寂寂,萤照夜漫漫。
梦里号三匝,愁边荐一箪。
川逝日已远,蓬漂久未归。
异乡惊岁换,宿草变春晖。
魂梦差参是,音容想像非。
陈侯一榻悬千古,贱子何能望入府。
门前谁者高櫑具,甚口美髯方快睹。
裙衣新失大雪寺,告诉天吴烦拆补。
寺访灵泉山路长,赋诗因得话莲塘。
林间度竹风无暑,涧里流花水带香。
静胜携筇终日款,闲来坐石满襟凉。
少年眼似春冰滑,风味最于花曲折。
冲泥访客竹边过,邂逅寒梅照疏节。
不应误落野人手,自赋新诗为昭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