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萧条秋色满平芜,大隐如君兴不孤。
诗罢凭高发清啸,满窗明月坐冰壶。
图画寄闲身。
宛肖风神。
支颐石畔对斜曛。
元都法箓叹森严,道观焚修苦劳役。
在天在地两俱难,松顶结巢是安宅。
何处惊鸿一桁生。
似防罗袜惹微尘。
漫评肥瘦驻秾春。
一袅腰支似怯生。
闲庭草地不沾尘。
玉衡系住几多春。
东夷小扇来东溟,粉笺摺叠类凤翎。
微飙出入挥不停,素绘巧艳含光荧。
银泥蚌泪移杳冥,锦屏罨画散红青。
玉作双欢贝编齿,引睇一堂漾秋水。
筵前飞去复飞来,花底秦宫那似此。
约略新诗发万声,绿杨枝上啼春莺。
客邸秋将莫,相过破寂寥。
病馀诗兴在,凉入酒魂销。
久坐衣嫌薄,高谈漏不遥。
木叶萧萧下,庭阶事事幽。
自公多暇日,久客不禁秋。
寂寞元吾分,过从得旧游。
羡尔囊中草,篇篇语可惊。
诸公欣共赏,季子早知名。
幸及黄花候,同寻白社盟。
相隔频音问,相逢是帝乡。
风尘怜客况,词赋满书囊。
霜叶留馀绿,篱花绽早黄。
卅年参尾各西东,今夕相看笑语同。
苍鬓行羞蚁泛绿,酡颜还映蜡摇红。
蓉城缥缈空悬月,阆苑森深不漏风。
云片斜飞,晴宇顿高,天气初肃。
闲吟谁话秋心,冷趣半归新菊。
今年寒早,故应才近重阳,幽香堪摘都盈掬。
山人捉入官,山水跃过屋。
崩岩破云下,压倒数行竹。
溪沙或改道,岸蹊欻成谷。
对影依稀恍若君,欲言不语况殷勤。
称觞举案惟形笔,赖是相逢画里人。
揽辔清游,西度玉关,东涉松花饮马。
记洛邑监河,颖滨观稼。
引起胸中突兀,指万里、龙堆堪陶写。
忧乐随时道未穷,何须咄咄更书空。
艰难老我头添白,富贵从渠面发红。
稍喜得闲诗有债,却怜多病药无功。
隔过墙头,几番同听黄昏雨。
别来情绪,向北看春树。
一院藤花,底是临书处。
何处闻清磬,春云度半塘。
茶香连小院,楼影带修廊。
不染莲花净,闲贪佛日长。
有念非忘念,如观未是观。
从兹捐色相,明月长阑干。
鱼买罾船酒买坊,故人倒醉竹间床。
蛩吟败草声逾咽,露下高梧夜转凉。
三寸霜柑初入馔,头番黄爵未黏糖。
连天白露秋山净,山光在水天如镜。
方亭团坐三五人,案户天河正当正。
波心倒映台符六,三朵红云烂盈目。
玉钩冰筋棱棱起,故印珍藏识天水。
照人颜色黯人魂,颓粉零香汉宫史。
绿绨自署昭阳春,倢伃故是拳夫人。
芳草残阳百里程,到来顿觉岁时更。
敢言陶令还归社,笑说庞公又入城。
小阁风花新意致,故人旗鼓旧纵横。
木落天微风,蝉鸣客纷集。
秋窗面面敞,看秋如不及。
不必山与水,岂在竹与丝。
七尺枯藤杖,间身挂白云。
自称老禅客,谁识故将军。
世外渔樵侣,山中麋鹿群。
少小亲戎马,征衣血溅红。
心灰百战后,身老万山中。
诗思满幽壑,灵光彻晓钟。
古洞何年凿,吾家几叶传。
招来云外侣,都是酒中仙。
清兴殊无敌,清诗会有缘。
得气何堪亦太迟,樽前风味过墙枝。
会当锄尽非时种,痛饮狂歌酒满卮。
杏花消息客吟秋,折得归来当酒筹。
赏菊持螯添韵事,关心春意闹枝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