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杨梅溪上柳初黄,荆竹冈头日正长。


独木小舟轻似纸,一尊促席稳于床。


树从坡去无人识,水出山来带药香。

夜泊贵池口,此情殊黯然。


思亲空有泪,感旧不成眠。


棠舍清阴在,桐乡旧政传。

愧是忠良一派孙,笔锋常欲讨无君。


不忘祖武思绳处,第一当从此地论。

篁竹无言阅岁华,倚墩宁欲逞豪夸。


如言实重名非重,应笑人间复姓家。

轩皇何处有丹池,万仞黄山踞歙黟。


墩与此山元异脉,有灵应笑客何为。

胜地蒙污自不该,岂嫌舆隶爱公台。


片言只欲求今是,何姓非从古圣来。

王谢墩名一任谁,故园黄竹我须知。


金盘华屋杨家果,此说方应是可疑。

难将疑似幸全宗,毕竟篁黄字不同。


黠盗关心生杀处,岂应无语过湘丛。

璞也全身朴受诛,怜宗终复胜怜儒。


仙芝正作诸戎首,何怪蕲黄血满衢。

贼巢能识识中文,亥豕宁无辨几分。


珍重墩头贤父老,果然谈笑却秦军。

庙中人物气如生,正字分明欲正名。


污蔑但知当自洗,高谈元不计谁精。

敢因一字浪雌黄,自分严于斧钺霜。


只有地灵知此意,年年风雨茁新篁。

衰病凋双鬓,幽忧耗五官。


守瓶嗟舌在,漱石恐唇寒。


欲效昌黎咏,难逢力士丹。

曾立萧台缥缈天,尘心一堕八千年。
却从海上三山驾,来集城南五色泉。
辽鹤再闻中夜语,葛龙深抱午时涎。
星槎甚处,泛取瓠囊,入上林花谱。
铜仙掌底,含露窄、踯躅芳名曾数。
丹铅都洗,正倩得、新凉疏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