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佳人春睡倚含章,一瓣梅花点额黄。


起对镜自添百媚,至今都学寿阳妆。

兽额朱扉小院深,绿窗含雾静愔愔。


有人独对芭蕉坐,因为春愁不放心。

佳人名字号经莲,能事挡弹五十弦。


自是欲将花比貌,凉风轻步野塘边。

云净天空。
苔阶露坐,夜色溶溶。
一扇微凉,一轮明月,一树疏桐。

西风吹入梧桐。
半卷珠帘露浓。
独坐月明中。

西风露零。
高楼笛声。
无端吹起离情。

寒浦藏烟,小桥堆絮,人与花分清淡。
竹压低梢,松培老干,簌簌琼英霏霰。
才试着花气,早望见、朱栏一半。

魫薄窗虚日映楼,杏花风荡玉帘钩。


手擎妆盒偷微笑,红脚蛛丝在上头。

月弯削破翠团团,六月人间风露寒。


谁觅东陵故侯去,但知华屋荐金盘。

写罢桃花扇底诗,木香手撚小枝枝。


灵犀一点春心密,不许墙东野蝶知。

薤叶长寒,桐花又发,萧郎独自伤神。
百种凄凉,画帘微雨黄昏。
生绡一幅娉婷影,对银屏、疑梦疑真。

湘屏棐几炉烟袅。
独坐含微笑。
闲选乐府寄深心。

愔愔小院。
帘幕随风卷。
睡起瞢腾拈绣线。

庭树蒙茏新雨后。
藓径双鸳瘦。
纨扇惹飞花,纵使飘残,犹近君怀袖。

美人应自惜年华,庭院沈沈锁暮霞。


只有旧时鹦鹉见,春衫曾似石榴花。

披图一笑,试从头认取,画中佳丽。
滴粉搓酥娇品格,更着堆云双髻。
宜喜宜嗔,十三十四,正是芳年纪。

翠衫轻薄裁新蝉,琅玕献碧争秋妍。


愁萦翠黛向谁是,望中九点芙蓉烟。


泪簇霜痕紫云浅,晓色初凝寒意软。

萝屋绵烟敛微夕,锦瑟罢弹机罢织。


寒浓翠薄妒蝉衫,竹色摇风竞疏碧。


凤声天远谁能闻,绿蛾黛影愁不分。

独立长门里,徘徊无所亲。
可怜前殿月,不照后宫人。
浓黛消香淡两蛾,花阴试步学凌波。
专房自倚倾城色,不怕凉风到扇罗。
不使铅华污玉肌,内家妆束入时宜。
欲随女伴寻芳去,只恐西园蛱蝶知。
微步瑶阶不动尘,妖娆岂慕宋东邻。
手援仙桂沉吟处,谁是龙头苐一人。
犹堪背影认前朝。
山下焉支色暗销。
弄狗何曾知地厌,生儿不复号天骄。
云鬟玉貌小庭深。
闲却紫琼琴。
春纤乍露,银毫未落,几度沉吟。
瘦影梧桐,微凉院落,人到愁城深处。
夜色沈沈,只听玉阶蛩絮。
拟腰肢、杨柳春风,比姿态、芙蓉秋雨。
露滴松钗,烟苏石发,深深庭院良宵。
有约吟秋,婵娟大小双乔。
妆楼乍过新雁,语西风、罗带凉飘。
梁燕声催晓梦回,新妆绣幕宝奁开。
闲将花鸟收针谱,春色都归指上来。
金缕裁衣,更腰系霓裳,内家妆束。
蛾眉淡扫,高绾烟鬟凝绿。
隔窗遥见,倚东风、海棠春足。
芳闺倦绣清昼长,小园踏碎苔花香。
鸣珰闲过碧筠坞,惊起玉枝双凤凰。
云鬟半亸娇无力,含颦似怯莲金窄。
兰膏腻滑金钗溜,绣带斜分亸香袖。
锁窗睡起思娇慵,练裙六幅湘波皱。
月转虚檐风满林,碧云迢递银河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