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标双笋石,石上满飞楼。


岩穴通千嶂,云林响众流。


藩王遗别业,羽客有丹丘。

蒙蒙篁竹下,有路上壶头。


汉垒麇鼯斗,蛮溪雾雨愁。


怀人敬遗像,阅世指东流。

楼船金鼓宿乌蛮,鱼丽群舟夜上滩。


月绕旌旗千嶂静,风传铃柝九溪寒。


荒夷未必先声服,神武由来不杀难。

四十年前梦里诗,此行天定岂人为。


徂征敢倚风云阵,所过须同时雨师。


尚喜远人知向望,却惭无术救疮痍。

汉令班南海,蛮兵避郁林。


天涯柱分界,徼外贡输金。


坐失奸臣意,谁明报国心。

行尽跕鸢水上头,裹尸方始得心休。


闲驱款段随乡里,我亦君家马少游。

马伏波语云“闻人之过,如闻父母之名耳,可闻而口不可道也。
”有唐大历三年夏四月,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书。
白云堂道士谭仙岩立。

夜半乘潮云海中,伏波肯借一帆风。


满天星月光铓碎,匝海波涛气象雄。


大舶凭陵真漭渺,寸心感格在精忠。

威信昭然汉两公,旧于青史揖英风。


戈船下濑勋猷壮,马革裹尸心胆雄。


顾我迂疏成远谪,赖神正直鉴孤忠。

后羿射日落其九,伏波射潮灭六口。


海水至今不敢骄,随月盈虚少沓潮。


流向东西各半月,新潮既长旧潮消。

乱石截流数千里,大石生人小石死。


水小不险水大险,穿舟最患石齿齿。


水石喧阗斗不开,水崩石裂声如雷。

飞鸢站站堕炎云,薏苡加餐莅政勤。


骆越至今遵约束,岁时频祀马将军。

麋冷双女自为王,锦绣旌旗海上张。


一自伏波亲讨伐,日南长作汉封疆。

将军南涉武溪深,双植金标镇象林。


铜鼓铸成奇马式,汉皇留在馺娑阴。

天南临海郡,汉代伏波祠。


铜柱勋长在,明珠谤不辞。


马流遗子姓,交阯奉旌旗。

伏波志慷慨,南涉武溪深。
铜柱功一跌,壶倾悲至今。
吾闻威四海,亦有失前禽。
谅为烈士古如今,立柱微偿裹革心。
石势遥分茅岭断,波声长带武陵深。
每思东汉飘馀爽,应令南夷变好音。
始定南旌拟过祠,春蘩此日进吾卮。
飘风薏苡明珠贝,积藓勋名蚀鼎彝。
世且英雄皆庙食,公于冠履有维持。
承哲皇之嘉命兮,恭秉节于南荒。
浔横之修阻兮,敬奠先生。
昔炎祚之中熄兮,纷名号于嚣融。
祠枕夜滩哗。
铜鼓声中楚些。
云台星座绣苔华。
风波满眼滩声恶,世路因君倍感伤。
谤箧珠玑疑薏苡,云台名姓掩椒房。
据鞍人去乾坤老,标柱功垂日月长。
名祠衰草引颓垣,禹贡河山绝此峦。
忆别楼船悲海气,看来铜柱泣王孙。
朝廷版籍黎村渺,天地浮生马革存。
去年寥落征鞍急,矍铄殊非马伏波。
今此有缘希陆羽,暮途求佛又如何。
乌岩江上古祠宫,传是征南矍铄翁。
丹荔黄蕉长盛祭,绿沉金锁尚英风。
滩声夜带军声壮,岚气秋随剑气空。
柱分南裔恢皇度,碑勒燕然兆女戎。
一样亲臣连桂掖,到头功罪欲谁从。
荧荧金碧映球琅,铜柱千春海岳光。
莫把云台浪评品,汉皇元不重椒房。
帝鉴高齐两曜明,不缘谤箧罪干城。
全归已爽包尸愿,身比珠犀熟重轻。
重煽炎光达远夷,归来翻履祸几危。
蛮滩千仞谁云险,却在城西稿葬时。
白鹭低飞绕汉旗,乌蛮滩上伏波祠。
云台极望悬天阙,铜柱经营出地维。
古柏来风呼罔象,丛茅摇火猎委蛇。
遥遥汉交阯,初识汉将军。
偶尔明珠谤,繇来铜柱勋。
春江激怪石,夏木栖寒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