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往昔秦郎妙天下,淹留尝倚仲宣楼。
长材不用虎为鼠,塌翼竟从蜩与鸠。
夭矫飞云蜕仙骨,连卷雌霓落墙头。
香色凭栏对美人,娇歌妙舞起梁尘。
谁家彩胜纷矜巧,得似蓬蒿别有春。
不惜柏尊邀上客,从教琼露湿花神。
汉殿迎年催赐衣,幽人犹自把寒枝。
携来彭泽先生酒,同和扬州水部诗。
春入池塘惊晓梦,歌翻子夜倚吴儿。
江左机云远擅场,华筵法曲并传觞。
群芳已变繁霜后,空谷犹存晚节香。
艳骨未随长笛落,幽姿偏藉短篱藏。
昔在朐山尹,为政声甚扬。
朝廷重青籍,铨擢有耿光。
永念赤子愚,罪罟罹披猖。
我昔对策大明宫,骑马躞蹀行春风。
万花园亭会乡里,曾拜君家有竹翁。
翁时中年我差少,同姓同乡复同调。
云门山房何所指,知尔不忘桑梓意。
山在城南百里间,沃衍膏腴宜树艺。
中有一村俱姓曹,列戟高门是乡里。
相国传来几世孙,山堂随处见云门。
侯家画戟固无有,旧物青毡俱尚存。
清誉在人瑚琏器,高情终日凤凰群。
长夏斋居玉树林,蓬门忽复听车音。
停桡别浦江云远,对酒明河夜色深。
佩向仙曹分水玉,名从国士重南金。
开径游从少,芳菲今正繁。
山多董林树,岸似武陵源。
世岂堪成傲,人谁共避諠。
凤笙曾向隔溪闻,此日仙源路已分。
藜杖乍移花底月,荷衣犹带洞中云。
探来秘检堪遗俗,佩有灵符可赠君。
丹台寂历锁青氛,几处花蹊起鹤群。
访道偶逢香案吏,焚香同礼玉晨君。
花间听鸟斟琼液,石上题诗染白云。
看山谁遣鹤书招,仙侣翩翩羽盖飘。
瑶草石坛如有待,白云珠树递相邀。
雨滋岸柳烟迷席,风约池萍水荡桥。
凉风日以发,水树尽迎秋。
古堞寒云积,平池暮雨流。
虫吟读书舍,雁下钓鱼舟。
羡尔朝天去,承恩归路长。
风尘随驿骑,霜雪满衣裳。
客咏多千首,皇纶重十行。
天涯归思切,不省漫为官。
驿路随杨柳,花期复牡丹。
尊违徵赏集,琴念别离弹。
一冬犹未雪,此日喜同看。
极目琼楼远,开帘玉宇寒。
丰年仍兆瑞,高会总成欢。
二十交游六十过,细翻往事竟如何。
中原旧友都非昔,天下才人本不多。
夜雨馀寒惟浊酒,春深得计有烟蓑。
对是珠江载酒朋,青蒲绿艾过餐冰。
敢因令节宽雩戒,赖有高贤话旧能。
时事关心还吊往,等闲去俗亦称僧。
西山匿白日,风悽雪以繁。
念兹岁云暮,忧来感无端。
朝华既已萎,百草亦凋残。
乘风挂蒲席,言发珠江滨。
暂别竹林客,行寻药市人。
中年离思苦,晏岁旅情真。
群公移酒馔,高会醉茆茨。
正值别离候,兼怜风雪时。
催题应刻烛,折柳未成丝。
华发吾衰矣,妙龄君浩然。
追随多计日,笑语两忘年。
功业无它逊,文章收自专。
清望醉翁族,俊声童子科。
三千新奏牍,百二旧山河。
孰是披沙者,其如抱璞何。
陶径怜高会,群才谊不轻。
同倾桑落醑,一泛傲霜英。
蒯剑时相合,丝桐调转清。
男儿刚肠逾古铁,每到伤离犹暂折。
离绪不啻乱茧丝,才搅衷肠便成结。
忆昨送子秋风前,薄酒三行歌数阕。
北去频闻霜雪多,驿程犹是过滦河。
悲风绝幕回苍隼,落日穹庐卧紫驼。
行色且谋寒夜饮,别怀休忆醉时歌。
共怜秋气迥,飒雨荐新凉。
逸兴池边墨,清言竹下觞。
栖乌明汉影,子鹤叶庭霜。
江雨淡霏霏,解维送君去。
寒波荡人影,好丑犹可茹。
铁面虽少癯,铁心无改虑。
忆昔论文向酒边,忽来二十二三年。
别离老泪深春水,今古闲愁积暮烟。
吟作南音怀越土,望穷东浦隔秦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