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庾郎几尺大腰围,江北江南有好诗。


今日王孙浑得似,仍知渔父醉醒时。


为我高歌掩明镜,上方凉簟鬼神悲。

伊昔中山胜事赊,初当三五便开花。


君能选色沉醉倒,我自伤心深感嗟。


聚散十年逢节序,穷通百态各天涯。

敲门报有山中使,新从武夷下九曲。


高人犹在幔亭间,缥缈烟霞三十六。


秋阴猿鹤解相留,日宴群仙酣未足。

酸风割耳须作虬,闻雪强起开西楼。


西楼一望几十里,玉田瑶圃烂不收。


两年粳稻化鱼鳖,穷计每日占来牟。

应龙迁南方,霪雨备江干。
俯望失平陆,仰瞻隐崇峦。
阴风敛暄气,残月凄已寒。
病躯漫拟维摩诘,神骏那投支遁林。
道路近来稀会面,津梁疲绝好栖心。
身归独閟松萝迹,书去难酬钟磬音。
十年伤白发,万虑息金经。
春鸟鸣鱼梵,天花落草亭。
高堂嗟见背,大块实劳形。
公以心如水,开轩俯碧涟。
尝虚济川楫,却就钓璜渊。
北倚平嵩阁,南临种黍田。
王孙是古豪而迂,五鼎不换一束书。
江城别驾辕下驹,升斗未足回清臞。
晓衙吏退谁与俱,傍砌燕雀来将雏。
扶舆蹋残照,怀人度青林。
一笑得二妙,坐看西月沉。
短烛摇古碧,华樽湛芳斟。
今夕何夕光景浓,帝城和气蓬瀛中。
六街灯照千门晓,银花火树摇春风。
春风淡荡春如许,远近儿童闻笑语。
乔木苍苍覆古城,人家鸡犬似升平。
清湘一水涵秋色,黄叶千峰送晚晴。
地接东溟瞻日近,天空南斗觉星明。
天涯留滞孤舟日,云壑号呼万木风。
江上雨声春作雪,斗间剑气夜成虹。
乾坤浩荡看千古,岭海澄清倚数公。
北出都门道,红尘污客襟。
号蝉如有意,高柳自成阴。
辙乱思良马,林幽慕逸禽。
饯岁尊前物候新,绯桃黄菊一时春。
小楼听雨烧红烛,惆怅天南万里身。
刘晨仙眷寄长安,独喜归期及岁阑。
麈柄犊车今不用,尽将半臂御春寒。
五陵裘马气如虹,荆树连枝一色红。
始信侏儒号廪粟,天生头脑是冬烘。
简要清通誉望郎,书趋曹牍夜开觞。
海天梦想郇厨味,一盏来其泛玉浆。
乘槎博望有家风,精悍时流翰墨中。
好是砚池冰解后,乞留碑版照江东。
丛中隐隐卧孤罴,一服清凉是我师。
嗜欲天机还审榷,尘容堪令故人知。
久屈淩云作赋才,薇应小试见风裁。
晴栏红药簪归日,也比如皋射雉来。
退直东华日每曛,承明著作合书勋。
杭山鲜海搜爬密,好为祁张补旧闻。
风流水部擅才名,舞罢斑衣赋定情。
为问元亭奇字癖,聱牙容易叶双声。
瘦梅病鹤共逡巡,肯自低眉拜望尘。
我辈安心原有药,莫教昌谷瘁吟身。
围炉小阁上镫初,家督仔肩喜暂纾。
料得三冬清课积,柽花诗律莆田书。
通介郊祁两不妨,比年京国咏连床。
为郎减产应无虑,吉梦三刀愿早偿。
羡煞兰陔色养愉,团栾福自得天殊。
看花心事今何似,珍重囊中十斛珠。
昨听寒潮黄歇浦,又寻春草尉佗台。
软红旧梦时来往,苦忆消寒九九杯。
故人两三人,江北久羁旅。
寻香古径风,步屧修廊雨。
莼鲈最有味,稻蟹纷难数。
西风吹梧桐,一叶两叶积。
故书翻有尘,雄剑挂在壁。
时非合穷困,事到即辉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