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成都猛将有花卿,学语小儿知姓名。


用如快鹘风火生,见贼唯多身始轻。


绵州副使著柘黄,我卿扫除即日平。

洛阳城中崔处士,花园麝起花妖至。
封姨十八太颠狂,石家醋醋新高髻。


醋醋能娇百带牢,珊瑚枝上织鲛鮹。

半年不复作鲸吞,白饮无红搅不红。


今日不愁人不醉,太真新出浴汤温。

倾坐东风,画楼天半仙云起。
照妆微晕泪胭脂,明镜交枝倚。
绣屋秦筝梦底。

楚客情芳。
镇梦馀避得,酹月春觞。
闭门成世,悄偎鬓白,托根耐晚,羞染蜂黄。

记得西川韦相词,去年今日事堪思。


人间刻骨难忘处,最是佯羞忍泪时。

夜半分明到镜台,柳眉颦绿杏花腮。


半羞半喜依依处,又是离人梦觉时。

不作江南客,空登河上台。


梦中到孤山,笛里落寒梅。


今朝走白雾,万枝参差开。

小堂幽学野人家,天上朝回日对花。


最爱老葵当□赤,可胜芳菊绕栏斜。


风香送斝浓薰玉,霜影临窗巧映纱。

久客长安即似家,秋深开遍一庭花。


幸逢枉驾同星聚,便儗携尊坐日斜。


兴到总宜挥藻翰,语阑因任落乌纱。

湘屏几叠,罨晚云如梦,春阴如墨。
昨夜绿章初下,点点紫绵和露坼。
可奈东风,吹花调粉,化作东栏数枝雪。

腊底频番急雪吹。
已堪讶、疏蕊离披。
卷帘密付翠禽知。

珠帘不卷。
燕子归来晚。
惟有幽花长作伴。

薄暖庭阶,渐长天气韶光老。
阆苑移根,翠阴压架,千朵粉云细袅。
认幽姿、恰净洗铅华,天然娟妙。

翠节亭亭摇翠云,淡鹅黄剪薄罗纹。


向阳心事依然在,不共南风早策勋。

满院晚葵秋日清,裹头强起坐前楹。


谁云欠却看花福,病里看花别有情。

莫向秋声问是非,绿云红雨正霏微。


总疑覆鹿全非梦,蝴蝶枝头底又飞。

陆地莲开世所稀,瑶台秋色转芳菲。


湘纹已自舒歌扇,金缕还应绣舞衣。

剪烛裁诗看未休,艳妆无语自含羞。
花如东北燕齐女,流落江南日带愁。
湾头锦浪接。
仿佛仙源人境绝。
知否刘郎怨别。
花磁绮石沉檀几。
微波漾出春痕细。
湘女秀鬟斜。
当年手植近窗纱,正待春风早看花。
绛雪生寒迎晓日,香绡透暖绚晴霞。
敢云相国裴公宅,不比仙人董奉家。
茫茫宿莽本荒涂,行到瀛南胜画图。
夹路霜华随野阔,到山雪色共云铺。
风微灞岸飘杨柳,月澹江天冷荻芦。
清节秋霜世久知,东篱五月独标奇。
非关傲骨因人热,要见炎凉总不移。
花格何曾瘦更寒,看花还带绿阴看。
画师读尽《梅花谱》,如此春光画却难。
重重如裹碧绡衣,掩映仙肤万玉妃。
毕竟春情瞒不住,灵香先逐晓云飞。
溪旁更值几花枝,亭子刚成春到时。
今岁风和芳信早,定教增倍逞幽姿。
三翻破腊到南枝,适值移家避地时。
雪霁故园归便得,好教缓缓放幽姿。
一树垂垂瘦可怜,似闻手植曲阑边。
已随艳日争宫体,更借余霞补绮天。
汉苑梦回深雨后,蜀屏露挹早秋先。
梅将喜信自天来,光动书楼趁暖开。
花比去年真个好,一齐欣送我侬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