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云仙佩厌朝鸡,抖擞春衣著绣衣。


陌上好花晴幂䍥,津头行客路逶迤。


杨梅佐酒火实粲,鲈鱼作脍银丝肥。

豫章东望即东吴,宪节西行人画图。


部下神仙称悬尉,赋中山水美洪都。


秋风骑从登庐岳,明月官斋对蠡湖。

闽山故人持广宪,十五年来不相见。


□长□□□□行,珍重殷勤深缱绻。


我持东海旧纶竿,醉卧烟霞游汗漫。

故旧书来报我知,二郎今亦上云梯。


文章白玉阶前献,姓氏黄金榜上题。


移孝要从今日始,立心当与古人齐。

屡约行期未定期,锦囊先贮百篇诗。


为官自笑黄金尽,养性能令白发迟。


留抚苍生天有意,送归紫阁水无私。

千里章江西北流,凭将此语到洪州。


官期自计九年满,民意常怀百世留。


夜雨圜扉青草遍,春风泮水紫芹稠。

遥想滕王阁上筵,送行冠盖半同年。


珠帘细雨飞晴昼,金瓮晴虹喷碧天。


作记何须论王勃,抗章宁肯愧梅仙。

长安西第出尘楼,暮饮朝吟忆旧游。


别去西京逾十载,可怜一日抵三秋。


团鱼无复朝回馔,舞鹤犹存壁上榴。

君到吴门好住船,故人尊酒谩留连。


宦途迟速只如此,世态翻腾听自然。


玄墓山藏兜率地,洞庭湖接郁蓝天。

岁事蹉跎巳过春,听风听雨坐兼旬。


迢迢云梦千馀里,惨惨风涛几处津。


张旭可能工字者,洪乔不是寄书人。

万山穷处见同年,不啻生平骨月缘。


休讶形容俱老大,且凭诗酒漫流连。


墨华晴洒周台雨,剑影徐销庾岭烟。

南海黄柑未见分,举杯空望岭头云。


元宵灯火相将近,空手归来恼细君。

故人意气盖南州,游我金鳌阁上头。


笔阵忽惊山雨至,歌声不放浦云流。


大苏久习炎蒸苦,小范长怀廊庙忧。

握手与君别,此情难具陈。


空庭花落后,高树鸟啼频。


白简持三尺,清风扇八闽。

茜罗轻裹玉肌寒,吹尽南风露未干。


一寸丹心无与寄,为凭图画入长安。

六月南风荔子丹,皱红小碧满银盘。


水晶细嚼甜于蜜,满口生香玉露漙。

红尘一骑露华香,不管卢龙道路长。


谁信御前供玉食,不呈妃子不先尝。

樽前人出玉芙蓉,纤手亲分荔子红。


归得大明湖上宴,也应看画说闽中。

解帆落星渚,正对五老峰。
五老呼不起,鲐背云溶溶。


白云无心自舒卷,云端秀出青芙蓉。

濯锦江波漾绣衣,邻翁走报入柴扉。


雨馀门巷青骢滑,花外旌幡白鸟蜚。


岂有雄文倾辈行,屡烦青眼顾寒微。

元凯春秋癖,愚溪钴鉧游。


遗文照千古,之子逼前修。


别久思刮目,忧来独倚楼。

骢马出门早,天清霜满林。


有官簪白笔,无欲贱黄金。


爱此双溪月,知人一寸心。

杨君我良友,一别经几秋。


不图今日来,相见古润州。


颜色甚憔悴,知子非穷愁。

一官分印佐提刑,祖席遥张郭外亭。


豸服家声推右陇,皂囊风采播东溟。


尊前宿霭花争艳,马首春风麦正青。

高才无愧霜台佐。
荆楚地人相贺。
谁遣阳由滩下过。

天子念饥岁,方勤西顾忧。


川陕本相接,君子可淹留。


当时文石陛,往往闻嘉猷。

大坂之山多桧松,大坂之水多鰅鳙。


采山钓水无异姓,只有汪氏称名宗。


汪氏之先本王子,靖乱尤能保终始。

为君作意到西乡,肯学山阴雪夜航。


马上得逢燕九节,不妨随步踏春阳。

高衔并列新台宪,盛事争夸好弟兄。


染翰凤池常称旨,传家麟史更知名。


一番尊酒都门道,几处弦歌岭外城。

湖上来寻一日欢,春风消得旅怀宽。


玉壶载酒随山住,银甲弹筝隔水看。


花雨上瞻三竺远,松云高拂两峰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