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适归来又一年,投身烽火戍楼边。


私忧自笑愚无策,制胜悬知国有贤。


北去燕然堪勒石,西来樊口看烧船。

风流追数建安年,谁遣朱轓并塞边。


举国向来儒服少,是邦端有大夫贤。


须公帷幄收长策,著我江湖刺钓船。

使者黄金出汉京,共看潘岳赋西征。


淄青剑履花间发,淮蔡旌旗雪后迎。


自昔单车消众垒,于今千骑拥连城。

汝颍足名士,燕赵饶悲歌。


此地忽遇尔,不醉当如何。


君自银不律,我但金叵罗。

得罪先朝出粉围,五原功业有谁知。


年馀放逐无人识,白雪关头一望时。

闻名自夙昔,已作旧相知。


倾盖成邂逅,如何还别离。


军声咽鼓角,行色满旌麾。

子月开周正,朝宗协禹方。


诸神将受纪,四海共迎祥。


望日扳仙仗,呼嵩绕御床。

欲识农夫田作苦,久雨祷晴晴祷雨。


祷晴得雨雨得晴,此患到今传自古。


苾芬非是萧兰馨,诚心一发通三灵。

旧业申台下,归心汝水东。


人皆干厚禄,君独有高风。


学圃家园侧,逃禅野寺中。

白云楼上白云封,仿佛群真礼赤松。
自向龙门尊太史,不因凤羽识超宗。
书成副本名山重,酒泛双茎湛露浓。
君马匆匆赴信阳,虽云同郡似它方。
村沙卷尽黄昏日,海水吹成半夜霜。
别恨不须青草色,归期当及小桃香。
桥上山崚崚,桥边石齿齿。
差畅游人怀,奈伤驭者趾。
云中忽吠呜,岂是刘安宅。
近者爨烟青,人家枕山脊。
山下无人踪,山上无鸟语。
惟馀一片云,见我来游此。
四顾忽无径,仆夫何所往。
俄闻车马喧,疑在空中响。
巉岩绕畛畦,小径通车马。
即此是桃源,问津何为者。
仆夫顾且惊,於菟啼林薮。
乃是巉岩傍,流泉挟石吼。
兄弟五千里,音书六七年。
老亲天幸健,久客世情怜。
多梦摩围阁,秋荒下噀田。
南阳东去信阳城,中土风烟分外清。
湖洛要枢须此地,满州牛马尽农兵。
太守知名旧,承恩侄子新。
云林回白首,天路照青春。
自昔神明地,还遗揉顺民。
行春单骑出郊堤,风雨更阑鸟道迷。
但使闾阎无犬吠,何妨林野对鸡栖。
信阳风物似南州,涧底清泉次第流。
低处稻田高处麦,松篁阴里饭耕牛。
历尽中州不计程,信阳已过更南征。
肩舆每傍山腰转,石径时临树杪行。
远岫横烟人早爨,深林激溜水长鸣。
关门一夜嘶严风,鸡鸣霰集寒镫红。
平明径问信阳道,风花飒沓云溟蒙。
凌兢驴影冻欲死,虽有健步难为工。
丁丁樵斧隔溪响,淰淰山云出谷寒。
野屋傍崖随意构,小桥横版趁蹊安。
为贪好句低头觅,失却奇峰到眼看。
诗人旧宅剩蒿蓬,坛坫名传七子中。
漫向高楼寻白雪,才名终匹李崆峒。
断简遗篇意自芳,三生雅契重渔洋。
片云挟雨火急行,南村忽阴北村晴。
百里外见黾阨山,峰尖正与吾眉平。
沙石荦确路纡仄,投驿停车日已匿。
水田碧气溢四围,白鸟得意双双飞。
我今驱车渡淮水,风物顿触江南思。
丁戊之灾一何酷,天公幸锡年来熟。
夕阳延客上关楼,路指中原第一州。
山势纵横分楚塞,河声曲折接淮流。
里门志石同千古,萸菊登筵又九秋。
朝傍青山行,暮傍青山宿。
青山三百重,处处结茅屋。
茅屋高低倚涧泉,竹阴深处落秋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