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山万水一枝筇,身在烟霞第几重。


最好雁边秋色净,倚天空翠出芙蓉。

幽窗悄无寐,落叶不可数。


风惊叶间露,中宵听成雨。


起视天正碧,万里若垂宇。

雾散空林雨自收,寻僧尽日上西楼。


栖心对佛难成寐,傲骨临风易感秋。


贝叶经霜翻讲席,砧声随月过城头。

轻寒吹雨入罘罳,病客心孤对佛时。


野竹过墙苔色暗,落花填涧瀑声迟。


梦回断磬何人醒,影认高竿此地知。

僧庵栖久谢黄埃,况是江东旧有才。


千里登临王粲恨,暮年词赋子山哀。


一床磬冷空寮月,半夜衣香满院梅。

偶借僧房宿,都忘驿骑尘。


松声半窗雨,草色一庭春。


倾倒逢今日,栖迟愧此身。

轻舟闲信海门潮,上访玄亭水木辽。


山掩夕阳愁客路,钟闻明月有僧寮。


身闲却与清修合,里厚曾知理学标。

端水无山不接天,一丘殊爱足周旋。


寒林抱石分幽路,断壁奔泉出绿烟。


禅室桃花应悟后,仙源灵药岂知年。

竹密通幽境,横桥逐涧斜。


阴崖耸圭壁,古蔓引龙蛇。


寺僻虚僧磬,亭荒足兔罝。

空岩秋气爽,日夕倍生凉。


石峭山弥险,霜高叶已黄。


涧寒泉激响,林密月沉光。

幽区秋色晚,日夕倍生凉。


地险山多石,林疏叶落霜。


寒泉分细濑,明月碎流光。

春山无尽藏,有云自深曲。


随处著茅庵,窅然寄心目。


云根函一窗,万竹深如束。

闷来掩卷已三更,风露涓涓月满庭。


闲扑流萤冲暗树,危梢点点堕寒星。

归来闭户还高枕,窗隙微通月影斜。


风急忽惊乌鹊起,空阶蔌蔌堕松花。

风檐淅淅褪新青,书展残灯翳复明。


读罢离骚还独坐,此时此夜若为情。

同谒临川丞相时,不期颜色偶然披。


绿葵自得山人味,绛帐难求俗士知。


午磬唤回幽枕梦,夕阳催就小窗诗。

后进多年仰硕肤,相逢如恨日将晡。


欢怀想不辞醇酎,高论应须出大炉。


丽藻旧钦梁上客,清风今识汉潜夫。

古木垂藤委巷穷,柴门长掩鸟声中。
风光傍砌怜书带,日影沉溪怯射工。
孤磬每参音响断,残灯时窹燄华空。
曲水无觞堞隐笳。
鸣禽高树恋春华。
一周甲子闲中过,两戒河山梦里赊。
隆中躬耕归,抱膝咏梁父。
谁称此卧龙,名字震东土。
平生惟老庞,忘言各心许。
燕子风微春昼长,独携书卷卧禅房。
悠然一笑无人领,只有蔷薇满院香。
使华彩旆明春江,江边佛国游清凉。
柔桑菀菀丝成荫,落花寂寂红馀香。
人间节物易流转,独有日月壶中长。
幽寺倚岩阿,云扉掩薜萝。
老僧中燕息,谁问世风波。
借蔬香积共晨炊,客里良辰总不知。
孺子从渠均胙肉,南翁无处听巴词。
神鸦得志饱终日,巢燕有心来及时。
偶携绿玉壶,来借青莲座。
桃花对命觞,尽醉颓然卧。
春云夜不飞,覆被为我衣。
竟日过从喜有馀,萧萧行李借僧居。
江云影落山窗静,野水光涵夜月虚。
石臼松烟和露捣,寒林柿叶带霜书。
引出白云根,潺潺涨藓痕。
冷光摇砌锡,疏影露枝猿。
净带凋霜叶,香通洗药源。
不是身闲事漫游,追随朋益学藏修。
避人更自嫌山浅,遇景还须镇日留。
薄宦升沉聊尔尔,他年勋业笑悠悠。
桃花洞里灵云寺,信脚来游宿愿酬。
松下楼台当落日,山中风物正宜秋。
翠壁藤萝锁石门,此中又是一乾坤。
扶筇俯拾天边月,举手闲招海上云。
小院松寒僧自老,野田稻晚鹿成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