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彩笔翩翩骤过从,居然文藻挹芙蓉。


门留廷尉甘罗雀,剑授司空欲化龙。


谒帝明光春浩渺,论交平乐暮从容。

静掩衡茅觉地偏,辉煌词笔照临川。


通家政自推文举,倒屣能无属仲宣。


殿耸甘泉晨赋雪,宫深碣石夜谈天。

此带阅人如传舍,流传到我亦悠哉。


锦袍错落差相称,乞与佯狂老万回。

病骨难堪玉带围,钝根仍落箭锋机。


欲教乞食歌姬院,故与云山旧衲衣。

魏王大瓠无人识,种成何翅实五石。


不辞破作两大樽,只忧水浅江湖窄。



我材濩落本无用,虚名惊世终何益。

粗砂施佛佛欣受,怪石供僧僧不嫌。


空手远来还要否,更无一物可增添。

孤怀讵胜百忧侵,息影由来贵处阴。


志谢长嘶走千里,身如倦翼返深林。


云山处处明双目,樽酒时时洗寸心。

神灵久愤敌尘侵,畀付经营惜寸阴。


闻道倒戈回易水,行看休战牧桃林。


宁论少壮非前日,及见升平亦本心。

凭陵风雪不相贷,逋客向来生事寒。


京国回头九关隔,江湖吊影一身单。


著鞭意气初非浅,唾手功名不作难。

虚怀无地著纤尘,独鹤孤云寄此身。


琴发清弹庐阜月,诗探妙意武林春。


少陵深契赞公语,惠远能知陶令真。

心远由来绝世纷,更寻丘壑避嚣尘。


门阑已觉贫无事,宾客应怜老畏人。


诗不名家免招谤,酒虽作病要全身。

坐叹空山落景催,几时江上叶舟回。


初无妙术留春住,强觅馀欢傍酒来。


体力寒多便故絮,齿牙衰甚怯新梅。

夫子禀家学,玉德润无色。


搢绅先生间,早岁声籍籍。


晚乃落筌蹄,云空鸟灭迹。

溪堂欢燕。
惯捧玻璃盏。
今日祖西城,更忍把、一杯重劝。

圣朝万里息烽烟,冀马吴牛尽稳眠。


蜗国弄兵贪裂地,蚁臣将命恳呼天。


政须老手不生事,故遣吾髯更着鞭。

西风吹桂树,欲发上林枝。


河畔停舟夜,花前对酒时。


愁深谈旧事,别久见新诗。

城里丛林一唾捐,收身微笑寄湖边。
此生直欲看山老,不住真为出世贤。
野屐懒穿双露脚,云裘嫌重右披肩。
白云窝里烂如银,不住虚空着幻身。
趺坐也教龙入定,巢居还许鹤为邻。
自缘色界闲来往,谁与天香作主宾。
少年饶舌类丰干,老似鸣蝉不耐寒。
无复酒杯同设席,几思斋钵共开单。
便从此去真差易,未有生涯良独难。
节近重阳风约雨。
才喜逢君,又送君归去。
襟上酒痕添几许。
念昔同袍甫十龄,追陪日日看趋庭。
通家有好因邻近,联璧多才独尔馨。
藏器羡君思射隼,读书怜我苦囊萤。
落日临高台,夕烟散丛樾。
山际灭微霭,林端露圆月。
遥峰水上青,银汉久已没。
秋爽借虚度,寻君聊遣闲。
舌端穷易理,身外得玄关。
众木脱霜叶,高窗见远山。
感汝思余意,孤舟故远寻。
沧江秋浪阔,丹嶂晓枫深。
圃韭犹堪剪,村醪且共斟。
证明台上玉炉烟,童子生云不计年。
对面飞桥架丹壑,此中别有一家山。
五花殿角片是间,又被红尘引出山。
第一山前聊驻马,几声鸡犬吠云间。
浓岚滴翠晓氤氲,洗我尘襟一二分。
归步怪来轻欲举,朝衣犹带北山云。
杖锡池边六月寒,一泓泉鉴漱琅玕。
直疑夜半天风起,吹落仙人沆瀣盘。
高僧升座息尘埃,万虑都忘智眼开。
今日□□□□□,□知宿世有缘来。
东省西台除吏目,轶才勿谓得途赊。
孰云相贰徒劳职,政恐东南弗复加。
常衮颁宣礼翘秀,仲翔好事走幽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