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树密当山径,江深隔寺门。


霏霏云气重,闪闪浪花翻。


不复知天大,空馀见佛尊。

兜率知名寺,真如会法堂。


江山有巴蜀,栋宇自齐梁。


庾信哀虽久,何颙好不忘。

兜率山深露气清,柳阴暗处藕花明。


无端拾得闲烦恼,背却西湖又入城。

天竺兴云线许长,须臾遮尽众苍苍。


何如洒作千峰雨,乞与都城六月凉。

人间寺应诸天号,真行僧禅此寺中。


百岁有涯头上雪,万般无染耳边风。


挂帆波浪惊心白,上马尘埃翳眼红。

簿领迷人喜暂闲,聊寻古寺陟孤峦。


柏藏一径中间窄,云敛千峰四面宽。


远目已将飞鸟过,寸心更乞老僧安。

孤绝不可状,此山馀旧闻。


因官多暇日,与客到深云。


门外一尘断,座中千里分。

莫疑虑,莫疑虑,顺风开帆逆风住。


要寻路,要寻路,直西须向东门去。


但看枯藤倒挂天,山前几度三春雨。

钱唐一剑倚霜寒,万水千山蜀道难。


瓶钵生涯何处在,秋风松子落诗坛。

兜率天宫内院开,锦衣弥勒笑盈腮。
兜率巉岩发兴豪,九磐石磴未知劳。
眼空平地山真小,身近青霄风渐高。
拄杖看龙归古洞,问僧邀月宿云巢。
诏书尝下大中朝,不闻称蜕但称樵。
犠樽弃沟俱害性,此理要以达观超。
封文为冢嬉笑怒,恚不人知防鬼妒。
结发师心内院行,紫云门阙碧霞城。
一声霹雳冲天响,万点星辰匝地明。
鼎里金丹能虎变,床头铁杖带龙腥。
风炉煮饼梵王家,一日平湖十里赊。
游子政须供杖屦,老僧应有痼烟霞。
绝知咳唾新珠玉,想见冰霜绕齿牙。
落絮霏霏搅客心,鸣鸠历历唤春阴。
未于莲社添宗炳,已向兰亭减道林。
远峤烟横钟磬晚,禅天目断薜萝深。
高山盘郁处,兜率古禅庵。
两壁悬清溜,诸峰拥翠岚。
德星人几聚,奇迹我幽探。
箯舆曾约下山颜,白足尘缘等是悭。
贪为水云留物外,劣容纸墨到人间。
银潢一掬愁枯肺,金钥千重想上关。
三峡当年一锡飞,祖灯曾是密传西。
示徒端的只消指,灌顶分明别有醍。
秋衲拥云惊晓榻,病髭镊雪照寒溪。
畿南之山最大房,石廪层沓摩穹苍。
银陀峻极古弗贵,伟此岩壑称上方。
峰回涧束合林翠,森壁留罅穿天光。
清磬声声彻,悠然夜未分。
山高迟见月,竹密静留云。
色相岩间石,空明水面纹。
乘闲极望兴悠哉,远眼宜于此处开。
危磴直穿修竹径,虚窗深占白云堆。
江湖有景侵平野,栋宇何年倚巨材。
一榻江色近,夜气欲空蒙。
柔橹晚潮上,寒灯深树中。
四山杳烟雾,月华忽陵空。
月色到江上,角声过山来。
山城半绿树,佳处仍楼台。
古屋翠微顶,疏檐宜晚开。
归云薄如雾,徐行江上山。
徘徊印松竹,轻风约之还。
悠然渡江去,馀影犹阑斑。
老树半藤萝,野色入窗户。
空明浮屋梁,萧爽发幽趣。
晚凉进微风,平江泻烟露。
春江泼天明,萧寺踞山坞。
荒阶下鸟雀,古木飒风雨。
徐行石苔花,徙倚望江渚。
月色半古寺,虫声杂疏钟。
江城缭山色,星斗摇空蒙。
徐行不自觉,徙倚树影中。
寺门阚南江,江势浩相向。
龙用中宵壮,风扬广岸波。
不堪簉鸳鹭,合作傍鼋鼍。
寂寂灵妃瑟,滔滔孺子歌。
樯燕惊三叠,刀鱼送两旗。
雨篱花淡泊,风岸柳参差。
晚并知名寺,同寻没字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