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年到时夏云白,去年来时秋树红。


两度见山心有愧,皆因王事到山中。

社近楼台昼已长,丰年颇减簿书忙。


雨催树绿吹箫陌,日射尘红击鞠场。


农事渐兴初浸种,吏衙早退独焚香。

乌帽红尘愧子陵,绿蓑青笠晚寻盟。


三千里外还家后,七十二回看月生。


与子两人长对酌,笑渠万古浪垂名。

世乱朝危节少全,鲁公大义薄云天。


悯忠亲以舌舐血,骂贼尸犹爪透拳。


曾饵仙丹元不死,求容鬼质岂其然。

半面坊门识,私庭迹有无。


亦知求骏骨,或拟下鹓雏。


名玷山公草,心违孺子刍。

荣悴一身竟,吹嘘万象过。


望恩人自失,分泪客谁多。


迹削施蒿薤,魂归恼薜萝。

岂谓夔龙席,翻然百态生。


何人善阴中,为尔出阳惊。


骠骑新门客,尚书旧履声。

变态风云伏,精灵日月移。


盖棺终不定,前席竟无期。


画地身从入,呼天听每迟。

琳宫窈窕碧峰隈,历尽巉岩更上台。


不见踏花骢焉至,虚看送酒白衣来。


山中泉石谁相赏,天末烟云望屡回。

西园高宴月华浓,咫尺台垣并过从。


座上儒冠容一鹖,尊前神剑合双龙。


阴森棠树春光满,灿烂薇花夜色重。

牙樯秋霁喜同登,极目长天暮霭凝。


月色正浮三翼舸,星芒如彻九微灯。


汀洲曲折沿芳草,岛屿萦洄出乱藤。

十里长桥跨水涯,狂呼明月醉流霞。


平湖影落虹千丈,远岫光飞雪万家。


映席枫杉俱锦树,回船葭菼半瑶华。

柏台深夜赏清酣,红烛光前叹影三。


交错莫辞频送酒,赓歌不觉屡投函。


百年天地存吾道,万古江流洗我惭。

桃花流水到柴门,好似罗浮烟雨村。


江海别来双鬓短,朋簪盍处一堂繁。


欢娱敢忘明君赐,唱和偏清此夜魂。

十年湖海望君门,露冕行春雨后村。


五道旬宣惭政拙,一方黎庶喜生繁。


丝纶密地需君手,今古闲愁黯客魂。

年年七夕是秋期,残暑犹存感岁时。


未对天边新月偃,先贪林下午阴迟。


城鸦殿鹊红云绕,宿鸟鸣蝉碧树移。

官家忘却奉天时,岁晚忠州两鬓丝。


今日北来车马客,夕阳祠下读残碑。

湖上东风水似苔,群公相约看山来。


午钟殷殷穿低树,春宴纷纷集宝台。


千里暂教尘梦醒,一尊思待故人开。

匆匆行李夜穿城,好友来寻半日盟。


峰顶几多僧锡住,湖心无数酒船行。


风来废苑堪怀古,雨蚀残碑不记名。

古驿西风起,中含水国秋。
官闲公馆静,鸟下吏人休。
移簟微凉入,登台晚兴留。
雪夜孤舟傍水西,凝寒犹自恋衣绨。
云开野色看逾净,石出江光望不迷。
祇以吏情淹客棹,几能公暇对诗奚。
宦途南北叹蓬萍,一笑翻令别恨生。
三十年来托深契,四千人里愧虚名。
每从朱邸开鱼素,如在红帘听鹿鸣。
解衣夜泊灵山巅,胡床待月松风前。
已令圆顶具白毡,更促方屦收青编。
茶瓯过眼见樽俎,蔬箸放手罗廿膻。
京城西北地多幽,依约江南九月秋。
湖岸草枯霜欲下,野田水落稻初收。
乡心无奈还随雁,机事相缠独愧鸥。
月湖荷花千顷生,摧残人岂是无情。
凭君为勘今年状,他日还书寄一声。
晴川虚阁记峥嵘,未忘将军醉客情。
略述前游发长叹,应知芳草绕阶生。
莫遣吟诗鼻易酸,客怀好逐看江宽。
居人犹觉心情恶,六月西风雨作寒。
曾览三贤述,吟哦日几遭。
文章追李杜,赠答拟刘曹。
二相逢辰早,中山擅价高。
云叶缤纷雪弄花,小营近午却排衙。
分司御史浑无事,又鞚青骢踏白沙。
秋风摵摵衣绵薄,夜雨萧萧烛焰低。
万里江南才梦觉,此身元自客辽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