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晓雨池上来,微风动寒绿。


幽人睡初起,开窗见修竹。


西山带层云,隐隐出林木。

斫来东海骨,长惹老龙争。


写作如来供,犹含风雨声。

洗尽尘埃色,湘江暮雨馀。


谁将明月影,留照草堂虚。

旧地人重宿,劳生梦一醒。


乱峰明积雪,虚殿纳疏星。


僧发老逾白,佛灯寒更青。

芳树移尊坐夕阴,清风为我濯烦襟。


天边为别难今日,海内论交见此心。


池草梦回凉夜雨,江云望远碧山岑。

十年萧寺此重游,一酌还同惜别留。


聚散无端庭树长,阴晴未定海云浮。


宦情莫问僧炊饭,诗兴惟凭客倚楼。

跨牛庵下路,秋日往来频。


何处无芳草,多应有故人。


座分禅榻旧,门拥戟旗新。

满山寒色万株松,天外遥传日暮钟。


但见檐前起云雾,不知钵底卧蛟龙。

禅窗论旧思何穷,云月微明澹远空。


客里无眠惊落木,老来多难感飞蓬。


兵连沧海书犹滞,人隔黄河梦几通。

禅居帝城外,讵有俗人寻。


一坐了尘想,一言清道心。


香烟松际暝,莲漏竹间深。

促膝坐僧舍,焚香对法筵。


幽人吟碧桂,居士爱青莲。


习懒中林卧,心非外道禅。

朗月映松关,依栖久客间。


风前同把袂,灯下各衰颜。


院迥花阴寂,阶空鹤梦闲。

寒蕉拂拂与窗齐,老碧新香坐欲迷。


一钵软烟梧子饭,半锄凉雨菊花泥。


闲支短杖调饥鹤,学定空床过午鸡。

吴市飘零感岁华,偶携瓢笠到僧家。


孤云静结人天果,朔气寒生佛座花。


作客畏闻燕地雪,逢君先问赤城霞。

白石岩扉锁绿萝,江南佳处此无多。


天晴楼阁雾中见,日晚牛羊山下过。


寂寂古祠依灌木,亭亭枯苇向寒波。

青山绕屋树藏桥,我骑初来亦自骄。


晓日初红寒未敛,冻岚输翠午全消。


白鸥近水如堪狎,黄鹄凌空不可招。

洛尘飞不到,夜久诵函经。


磬近灯前发,莺新枕上听。


河烟伊阙白,窗岫岳林青。

尚白只今成白法,披缁从不染缁尘。
何须四百八十寺,始作东西南北人。
禅房高柳色,晴雨共依依。
我到不知屡,所闻惟觉稀。
堂邀云板食,炉烘水田衣。
祇园甘露滴,使我宿酲消。
独自留方丈,诸天不寂寥。
行踪泥芳草,吟兴写芭蕉。
湖上归来日向斜,相随瓶锡访烟霞。
秋声在树疑天乐,桂子零空像雨花。
午供乍修能共饭,朝酲未解更煎茶。
萧条冱寒候,浩荡风振野。
吾人亦好事,乘兴来兰若。
意岂在行乐,欲识栖禅者。
落木清秋三日雨,故人乡曲白云房。
病多自感双蓬鬓,根钝休论四大床。
乱石寒花栖暗壁,重林夕气莽烟苍。
平生几到云居寺,直欲题诗满石房。
千顷翠涛欹短帻,两峰斜日据匡床。
未经霜树多黄落,不出山僧更老苍。
野寺摧残后,山僧起废初。
草生龙甃涸,花落雁堂虚。
碧殿栖金像,香斋报木鱼。
飞甍敞云际,朝攀郁玲珑。
瀑泉喷石濑,惊飙回远空。
岚光隐双树,霁色澄千峰。
满道清阴绿树遮,肩舆坐我胜乘车。
僧头似雪逢应晚,山价如金欲敢奢。
一榻此堂真有否,百年吾道果非邪。
两宿禅房不问禅,夜深无事足高眠。
西山松竹东山月,共作清凉到榻前。
雨余蜡屐转溪湾,寻胜招提未拟还。
花下远公须置酒,春来谢客几登山。
寺藏橘刺藤梢里,人在蜂须粉间。
无赖春光三月新,马蹄不厌蹋芳尘。
桃花有路寻渔父,春水无波赋丽人。
为掘药苗携仆至,少餐厨蕨恕僧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