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吹梅声噎。
帘卷初弦月。
一寸春霏消蕙雪。

瑶台月冷,佩渚烟深,相逢共话凄凉。
曳雪牵云,一般淡雅梳妆。
樊姬岁寒旧约,喜玉儿、不负萧郎。

碧淡春姿,柳眠醒、似怯朝来酥雨。
芳程乍数。
唤起探花情绪。

恰芳菲梦醒,漾残月、转湘帘。
正翠崦收钟,彤墀放仗,台榭轻烟。
东园。

桔槔庭边非我家,城南小园缫水车。


直恐此身终是客,门前有地不栽花。

五丈原头动地鼓,魏人畏蜀如畏虎。


营门不开呼者怒,挥戈指天天宇漏。


将星堕空化为土,炼石心劳竟何补。

红上花梢,风传梅信。
青春欲动群芳竞。
林声鸟语带馀寒,江光野色开游径。

点点轻黄减白,垂垂重露生鲜。
肌香骨秀月中仙。
雪满瑶台曳练。

晴野下田收。
照影寒江落雁洲。
禅榻茶炉深闭阁,飕飕。

行云过尽星河烂。
炉烟未断蛛丝满。
想得两眉颦。

旧岁连新岁,凉床又暖床。


山川屏里画,时刻篆中香。


畏垒安吾土,支离饱太仓。

巴蜀通归使,妻孥且旧居。


深知报消息,不忍问何如。


身健何妨远,情亲未肯疏。

伴我闲中气味长,竹舆游历遍诸方。


火边每与人争席,睡起偏嫌犬吠床。


能与儿童较几许,贤于臧获便相忘。

义帜纵横二十年,岂知闰位在于阗。


桐江空系严光钓,震泽难回范蠡船。


生比鸿毛犹负国,死留碧血欲支天。

灵气独不死,尚能成绮文。


如何孤窆里,犹自读三坟。

篷棹两三事,天然相与闲。


朝随稚子去,暮唱菱歌还。


倚石迟后侣,徐桡供远山。

殷勤惜此夜,此夜在逡巡。


烛尽年还别,鸡鸣老更新。


傩声方去病,酒色已迎春。

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阁笔费评章。


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
荼蘼结屋是何年,风雨摧颓为怆然。


飞似绿珠楼上坠,困于毕卓瓮间眠。

月仄金盆,江萦罗带,凉飙天际。
摩诘丹青,营丘平远,一望穷千里。
白鸥盟在,黄粱梦破,投老此心如水。

落景下青嶂,高浪卷沧洲。
平生颇惯,江海掀舞木兰舟。
百二山河空壮。

疏雨洗,细风吹。
淡黄时。
不分小亭芳草绿,映檐低。

雏莺初啭斗尖新。
双蕊花娇掌上身。
总解满斟偏劝客,多生俱是绮罗人。

凉气入熏笼,暗影敧花砌。
紫玉谁人三弄寒,细吹断、江梅意。


花底湿春衣,隔坐风轻递。

花恨雨,柳嫌风。
客愁浓。
坐久霜刀飞碎雪,一尊同。

文倚马,笔如椽。
桂殿早登仙。
旧游册府记当年。

紫枢泽笏趋龙尾。
平入钧衡位。
春殿听宣麻,争喜登庸,何似今番喜。

花气蒸浓古鼎烟。
水沈春透露华鲜。
心清无暇数龙涎。

山城何岁无风雨。
楼台底事随波去。
归棹望谯门。

年华催晚,听尊前偏唱,冲暖欺寒。
乐府谁知,分付点化金丹。
中原旧游何在,频入梦、老眼空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