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骑飞去南阳城,乱山不断云纵横。
奔流触石聚风雨,七十二湾河水声。


水声清彻何人耳,隐侯楼上正徙倚。

山林问旧题,州县见馀威。


求友诚相及,思亲梦远归。


丁丁闻伐木,密密看缝衣。

忆昨东园春,桃李竞芳媚。


灼灼扬光华,百卉避妍丽。


盛时苦不常,风霜倏中瘁。

弱龄慕遐游,五岳志窥寻。


出门阻长道,川莽悲遥深。


西昌有灵峤,天柱郁高岑。

湓城趋高安,相望若邻屋。


思君肠九回,终夕转车毂。


一从江上别,再见腊与伏。

岿然康庐山,独秀莲花峰。


派为濂溪源,下有爱莲翁。


绝学嗣洙泗,千载同清风。

中秋天气桂花发,正尔商量一首诗。


忽喜得书开复看,相思如梦见还疑。


偶然写句封题去,何用成篇和答为。

秋高摇落蓟门城,万里相思对月明。


人在蒹葭歌白苎,病中风雨望金茎。


关山尺素时堪寄,南北孤鸿暮不征。

白发中林老散仙,别来长拟共周旋。


凤台僧舍秋题壁,兰石清溪夜扣舷。


渔唱晚霞红蔼蔼,醉吟夜月白娟娟。

终朝荡双桨,夜泊碧芦洲。


重城已在望,闻公晏层楼。


华灯灿繁星,浩歌正忘忧。

白鹭飞还集,新沙没故洲。


山形龙晦角,江气蜃为楼。


欲问前朝事,空怀去国忧。

江海悠悠不为名,年深识尽世间情。


于人有信惟潮候,去处无嗔是鹊声。


新欲收书添累重,旧曾学剑向财轻。

凤凰台下簇雕鞍,台上云封十二阑。
日炫龙光钟阜晓,空蟠虎气石城寒。
凌风有梦排天阙,鞭石何由泛海澜。
三百年来一老臣,蹁跹双袖白纶巾。
数茎霜雪留前代,半幅江山付后人。
诸祖传灯能共证,满庭流水未全贫。
相看白昼拥寒衾,饿极方知天意深。
但使常垂地主眼,安能更入野僧心。
老猿或可招新社,黑月应当罢苦吟。
南行万里敢辞遥,过尽江西独木桥。
已见芗林真面目,依然华发两萧萧。
雪到梅开恰欲漫,扶藜得得绕湖山。
折将冷蕊疏枝去,浸在明窗净几间。
一见已堪资琢句,细看还足助怡颜。
载披黄绢感相思,恨少当年幼妇词。
篱菊夜寒蝴蝶冷,落英吹伴帐中丝。
中原回首事堪多,漫说人间有大罗。
岱岳星临移白日,昆仑天尽拆黄河。
三都赋就看谁待,七叙书成奈尔何。
太史常占紫气连,知君已变姓名传。
寻仙定策卢敖杖,载妓应无范蠡船。
海上书邮何日至,歌中乐府近成编。
十年无地叩禅林,谁识斋头半偈心。
隐似王维诗里画,调同陶令壁间琴。
当歌白雪长飞絮,垂老青楼尚布金。
酷有登临兴,频随杖履游。
杯浮觉海月,舟泛石湖秋。
苦作笼中鸟,难同水上鸥。
匹马辞家腊雪初,二年名姓入铨书。
熊罴帅府招韩愈,邑里经筵失仲舒。
稳把声荣收雨露,冷看交旧厌沟渠。
手把封题又惨然,坐惊新句俊翩翩。
穷通可是俱关命,聚散由来亦系天。
此日未逃衰俗口,几时真及古人肩。
读书曾寄此轩头,官路归来十二秋。
文酒故人无一在,蓬蒿荒径有馀愁。
差池岁月辜金印,憔悴乾坤复布裘。
弱冠王郎未有声,一经腹胆自知名。
道同予贱分行止,才向豪门别重轻。
四海文人宁作我,百年佳婿为怜卿。
一封书上几沾巾,道路争传国有人。
云雾政勤瞻斗念,风波还重渡江身。
吴门晚树舟边近,楚泽秋兰佩后真。
竹冷苔凄闲小院。
尘满银瓶,月满双团扇。
江上峰青人不见。
客还孤陋少情亲,厚我犹夸李与陈。
绝羡杀鸡人有母,直呼作黍孰为宾。
欲言已尽原堪去,相见方秋更待春。
长安重到不胜情,世事茫茫感慨并。
白首郎官犹执戟,黑头卿相遽归耕。
京华冠盖同棋局,月殿霓裳变徵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