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雪霁千峰白,寒光照草堂。
围炉烧榾柮,背日补衣裳。
境寂心逾澹,情枯道亦忘。
暖阁熏香雪未晴,浅斟脍炙舞茵横。
侍儿斜立朱帏下,十指红蚕弄锦筝。
泽国风饕霜力紧,黄落凋残碧成锦。
最怜柿叶与枫林,平园物色正潇凛。
造化不翕何所张,独怪廷朝漏融景。
庭际幽兰手自种,托根不与春花共。
冉冉同风数茎竹,襟期元作幽人供。
如何江湖浪征逐,芳信却因冯翼送。
素梅点点铺香雪。
疏篁渐长凌云节。
同结岁寒盟。
林园拜赐仰皇情,愧我年衰列上卿。
廿载风花看几度,三春桃李喜重生。
山连蓬岛峰还翠,池接昆湖水更清。
枫林红叶带霜飞,记得江干送马蹄。
歌到离亭声断续,人分淮浦影东西。
年来夜雨添新梦,画里青山忆旧题。
短檐喧冻雀,暖日映窗虚。
白发羞新镜,青山忆旧书。
风高寒雁急,地远故人疏。
丹嶂何年剖,悬流万仞溪。
峰晴留古雪,石怒抱寒霓。
小径攀藤滑,危亭俯树低。
飞霙糁径寒烟织,云咽清喉。
风射酸眸。
墐户人家正役休。
行到溪头尘事无,天边时听雁声孤。
西山云冷将飞雪,又是天成一画图。
木落山头一望空,满天寒意起西风。
萧疏最是池边柳,数点寒鸦夕照中。
世网苦自缚,胜事恒多睽。
幸兹及冬暖,欣与朋俦捣。
汗漫何所之,言指城南溪。
几点栖鸦缀老桑,数丛枯苇映寒塘。
一年又是冬将尽,风送孤帆到女阳。
水落清溪一棹过,西风杨柳尽婆娑。
野禽飞去斜阳外,惟有寒烟衰草多。
寒色逼虚幌,深闺暮掩门。
堕来凉月影,写出晚愁痕。
永夜镫疑雪,微烟夕敛昏。
残芦衰柳遍江潭,萧瑟偏宜我辈探。
风里浮云自西北,尊前名士尽东南。
白鸥眠处船齐泊,红蜡烧时酒半酣。
虚窗纳云影,清气满书帷。
败叶无空响,孤花有静姿。
冻凝苍藓径,寒到白鸥湄。
瘦尽年来影,愁魔与病魔。
霜飞鸦背冷,风急雁声多。
红树明残照,青山淡远波。
去者叠相送,往古多荣名。
勋阀夸顾郭,才望慕机衡。
予材既拥肿,予质复孤生。
晨登东南山,长啸览遐廓。
平野黄埃起,俯视重踯躅。
洸洸丈夫志,被褐怀美玉。
寂寂暮村侧,劳劳行客过。
山风归犊早,檐日聚人多。
野尽粟盈室,桥成冰在河。
不作三年聚,宁知一别难。
相依怜拙宦,濒去劝加餐。
秘笈谁同校,征衣念汝寒。
高堂欣撰杖,稚子解牵裾。
为拓山中碣,还排架上书。
谁能禁小别,转使羡家居。
万类分歧途,心为不羁马。
衔勒一以缓,顿辔若襄野。
塞阱杜其几,蔽明义已下。
忍饥甘作纥千雀,腰缠莫羡扬州鹤。
冷官破屋风骚骚,颂酒弦诗亦云乐。
奈何小极忽见侵,一热一寒相间作。
记得当年来古驿,马鞭带雪系楼前。
双柑香溅佳人手,半臂寒添酒客肩。
忽见荒堤摧暮草,空伤衰榭没寒烟。
妆罢焚香小阁,幽窗寂寂阴晴。
不解夕阳何处,但闻日午鸡鸣。
畏冷每常高卧,爱闲懒学涂鸦。
炉火守如丹灶,殷勤自煮芽茶。
不管人间岁易更,客来空谷惬幽情。
一江烟水团鸥梦,十月风霜冻雁声。
挂壁昏镫侵鬓冷,洒窗白雨入诗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