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暝霭昕霞景变移,烟云竹树眇参差。


软红尘里何因有,迁谪江湖却恨迟。

结宇南溪领老潜,东亭复构半空檐。


书棋文义惭朱异,独向云山号不廉。

浑浑泉源泻一溪,碧涟方沼烛须眉。


便须牵率诸君贺,却向山中得凤池。

凤凰山色凤凰泉,山下泉边有隐仙。


同是荒榛埋没久,一朝题目万人传。

凤凰山色媚芳尘,不著诗仙写不真。


灵境爱饶花气味,老怀欣办酒精神。


烟霞里面长春洞,天地中间独醉人。

湫隘嚣尘不可居,凤凰山岂厌潜夫。


无花不欲教为主,有草须堪更结庐。


元化唯珍五禽戏,通明殊玩两牛图。

古台谁见古人游,台下秦淮今自流。


凤鸟不来空故国,梧桐千载倚荒丘。


云间雪霁芙蓉殿,江上春生杜若洲。

记花幡裁就,春如绣幄。
玉人云髻篸红萼。
怎向寻桃问柳,郎心轻薄。

烦暑衣襟,乍凉院宇,梧桐吹下新秋。
望鹊羽、桥成上汉,绿雾初收。
喜见西南月吐,帘尽卷、玉宇珠楼。

帝子学凤吹,逸响萦回风。


双飞翔紫霞,驾景凌轻虹。


戢影入青霭,声断彩云空。

南山佳气郁嵯峨,特地扁舟百里过。


缓步暗扶筋力倦,高登偏觉海天多。


闺中素练衣初具,天上风云气向和。

凤凰山下凤凰桥,与客移舟自海潮。


中半秋光明月小,参差山势碧波遥。


四时得意真行乐,一榻高眠慰久要。

一代衣冠霸业休,半山金碧梵宫留。


伤心废宅松榆老,满目寒塘菡萏秋。


马鬣未平馀葬地,蛾眉不见但妆楼。

月黑前村笛,风清俯槛琴。


老苔虚殿闭,乔木故宫深。


宿鸟依丛树,疏钟出断林。

好事多磨,重云掩月,晓风惊梦难留。
又一番春色,恼乱枝头。


湘浦佩沉波冷,花影里、枉自凝眸。

帘影横阶,翠?垂榥,花阑芳径苔肥。
看小庭烟醉,白月澄漪。


帘外将舒玉药,寻萼梦、雪汗凝蕤。

温洛嵩高天地中,千秋再见凤游空。

直缘干羽修虞典,可但循良溯汉风。

盟府论功铭熟釜,内廷锡宴赋彤弓。

恰平分风月,半瓢孙子。
沧州半壁堆图史。
只为求全,莫必得半而止。

记海棠开后,别郎时节。
郎归经岁无消息。
那更春城烽火,伤心行客。

凤凰何处不归来,衰草斜阳只废台。


欲唤谪仙歌一曲,长安今日更堪哀。

貂帽金鞲绿裤襦,骑童自狎小毡车。


黄金博得歌姬笑,却笑先生夜读书。

雪花一丈欲齐楼,人住凤凰台上头。


雪隔淮南数千里,青山断处是滁州。

三十年前赋此山,凤凰形势笔波澜。


西风有约重游赏,欲借幽轩半日闲。

独上高台寻六代。
多少江山,都在斜阳外。
极目浮云还四海。

镜翠封奁,炉香减篆,晚山青嵌眉头。
记灯边题扇,花底藏钩。
寂寞萧关人远,千万事、总合长休。

听朝来窗下,几声灵鹊。
晓霞影透真珠幕。
最喜梅花台榭,暖生红萼。

歌扇飘残,舞衣零乱,平康减却风流。
但莲香蜂蝶,旋绕朱楼。
一段镜湖春色,归地下、长恨悠悠。

店月催鸡,桥霜送客,半肩行李随身。
正残星欲没,斜汉将沦。
但好暗中结伴,认尔我、总则非真。

怨才郎薄幸,去如兔脱。
昨朝今日成吴越。
总有良辰美景,难慰饥渴。

云叶丛阴,烟丝织暝,鸣秋声噤霜钟。
碧海青天何恨,吊影愁侬。
莫是不堪回首,故园月、偏倩尘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