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元老还朝起废臣,二陵收气避黄巾。


忽闻淮泗声援地,已奉邯郸假号人。


南渡半年输弱晋,西来群盗甚苻秦。

帐下居然识帝王,千秋闾墓表滁阳。


时来将相皆同里,泪落英雄有故乡。


芒碣天青云气散,江淮月白水声凉。

地插群峰翠,天垂四野青。


皇基犹气象,帝宅自精灵。


禾黍侵周道,貂蝉壤汉庭。

神阜是凤阳,瓜瓞接天长。


仁祖勤耕稼,文孙肃禘尝。


涂山盘寝殿,淮水入宫墙。

拜陵初罢雪云晴,使者南还荷圣灵。


马上顿更新旧历,风前重数短长亭。


逢人问俗谙伧语,到处寻源验水经。

将军少年论五兵,刀头几岁成功名。


腰悬鹊印行分阃,令严虎帐居专城。


望乡更在云飞处,思亲梦绕临濠树。

王将军,凤之雏、骥之子,武弁承家佩金紫。
春风早食金琅玕,昨日长鸣渥洼水。


玉帐遥临剑水清,少年白晰又专城。

客有佩长剑,行趋骠骑营。
入门拜旌节,冰玉仍双清。


门前系著青丝骑,冬青吹花香拂袂。

淮右多卿族,天朝重缙绅。


东胶呈彩凤,左辖应祥麟。


荒服资文化,名藩寄大臣。

浩荡兴龙地,盘旋踞虎形。


海吞淮水白,天插楚峰青。


帝宅精灵聚,陵宫虎豹扃。

一麾江皖十年留。
未办五湖舟。
葑豆阴中,蘋花香里,还梦少年游。

春明好景梦中过。
将寿补蹉跎。
天宝宫人,贞元朝士,一例邈山河。

昆明无复汉时功。
多难杜陵同。
太史周南,庾郎关内,文字老来工。

枇杷欲熟问园官。
来佐酒杯宽。
松下棋奁,柳边锻灶,宜称竹皮冠。

侵星晓发渡淮河,落叶迎霜拂马过。


远山残烧明如月,旷野浮烟涌似波。


潘岳正伤年鬓改,杨朱堪叹路岐多。

索居濠水曲,岁月共悠悠。


会面忽今日,怜君已白头。


关山来去路,风雨别离愁。

马头堕月马蹄风,百计消磨一梦中。


独树鹊鸣疑着意,远烟人去似行空。


身同浮世名难就,心忆灵文愿未穷。

环滁山不断,西尽白云封。


遥辨金陵气,知从泗水龙。


河冰妨渡马,涧雪倒枯松。

自我为近臣,块坐今几春。


出门将何之,引躅随他人。


南行二十日,但喜邮亭匀。

一时飞思薄青冥,水墨图开万里屏。


若个溪山幽绝处,酿泉声绕醉翁亭。

朱幡摇曳入新安,夹道驩呼老豸冠。


初政欲随春雨足,先声犹带旧霜寒。


人传遗爱仍思寇,自幸疏慵久识韩。

御碑开万古,文考德光辉。


启运艰难早,乘时历数归。


宫为银海涌,云似鼎湖飞。

丰城宝剑天下闻,紫气晔煜光照昏。


一朝剑去蛟龙合,池水深碧今犹存。


熊君书堂在池侧,仿佛当年子云宅。

昨宵凉雨。
舞馋蛟乱叶,激成凄楚。
何况是、衰柳旗亭,绾皂帽青衫,一鞭回去。

榆高垂恶阴,竹劲秉坚质。
生物各有涯,盈虚莫可必。
省书感君意,临饭不能食。
柳条折尽尚东风,杼柚人家户户空。
只有虎丘山色好,不堪又在客愁中。
愁闻杜宇还催客,老向钟离又过春。
洞隔水帘迷绝境,山名云母忆仙人。
牛羊自放空村晚,燕雀交飞甲第新。
正月淮南雪,空花五叶纤。
随风成唾王,平地出形盐。
重拆鸳鸯瓦,轻穿翡翠帘。
今年元日汉钟离,著处箫鼓太平时。
老夫畏酒复多病,好客到门能说诗。
春前春后雪才见,水北水南花更迟。
郁葱佳气接邱坛,真向乾坤得大观。
岁举留都周册祝,月游原庙汉衣冠。
九重陟降天应近,万世栽培地本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