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风吹折西山巅,长安有酒斗十干。
下马逢君辄成醉,北斗倒插栏干前。


主人为我开瑶编,读之一一山中篇。

客到孤城暮,亭开万水边。


晴虹标野渡,岩雪动平川。


吾爱沧浪曲,谁听白石篇。

翩翩傲世者,马上落青枫。


把酒长安月,残秋碣石鸿。


玄芝纷下蔡,白羽急西戎。

共挹高秋色,茗杯远意存。


囊云来古涧,绘雪艳耑门。


花影当风乱,歌丝入夜繁。

桃叶芳游梦未忘,廿年回首叹流光。


秋将启候月先好,花与为邻蘋自香。


溪涨声如听雪瀑,诗成字欲挟风霜。

色色南宫肖,唯颠小不如。


与秋同淡冷,对酒益清虚。


韵思图中写,微言谑里摅。

入门诗意在,景径淡萧疏。


石老留云古,窗明印月虚。


茶寮醒醉客,画舫隐清鱼。

蜀江浩渺山巀嵲,钟灵孕和挺英杰。


昔日垂帘卖卜翁,云仍百世绵瓜瓞。


杏花仙子民部郎,特立台端冰玉洁。

蒋径重开,陶门乍启,依然一拂清风。
喜康成公子,手掌能同。
邀宾不惜倾家酿,高吟处、鹦鹉偏工。

承恩归省出蓬莱,晓日都门祖席开。


三尺阳乌离海上,九苞威凤下天来。


霞光流彩明宫锦,云气浮香注玉杯。

甘将踪迹老丘园,忽听轩车到荜门。


篱下一尊残菊色,林间双屐旧苔痕。


暝烟疏雨山山暗,落木寒泉处处喧。

漆灯明灭半无光,断碣凋残字几行。


黄土一抔封马鬣,紫苔三寸锈鱼肠。


月中似听英魂泣,地下难埋侠骨香。

旅邸淹留历几春,黑貂无复到来新。


蒙茸莫问千金腋,褴褛翻疑百结鹑。


失路易沾函谷雨,还家犹染洛阳尘。

此地本清远,主人情更幽。


游多乘兴至,客不问名留。


坐卧半临水,往来都泛舟。

钟磬近香台,鸣驺半路回。


庄严菩萨界,善信宰官来。


合掌缘同结,攒眉禁暂开。

如丝看乍歇,庭际尚萧森。


已觉收残霭,翻疑结薄阴。


晚山消夕晕,好鸟间新音。

客路逢知己,飘零未可哀。


冻云依树合,残月隔花来。


喜对高阳侣,惭非邺下才。

岁晚天涯客,孤舟度广陵。


论交疑是梦,对酒喜如渑。


郭静涛声远,天寒露气凝。

栽竹须乘醉日栽,移将奇种出香台。


贫家莫道无珍玩,多少黄金碧玉来。

楚都山水称奇险,突出高峰青九点。


天外巫黔路渺漫,峰阴溪涧流深浅。


峰峰相间色参差,无数青螺镜里窥。

燕山日落悲风起,百尺高台留故址。


满地狐踪丘陇间,千金马骨荆榛里。


至今行客说燕昭,爱士高风久寂寥。

高阁俯澄澜,湖光入座看。


遥空箫管咽,夹水绮罗寒。


笑语连天沸,呼声动地欢。

问偈过诸天,松间片月悬。


光分三世火,影灭半林烟。


云驶看疑运,霜明望更鲜。

道山千尺本仙居,上有孤亭接太虚。


坐倚松篁频却盖,行过岩岫久停车。


洞疑大酉鸿蒙外,石似天丁斧凿馀。

悠悠往事不堪论,燕市悲歌欲断魂。


折柳岂忘逢驿路,颂椒还记醉祗园。


千金橐尽心犹壮,一剑锋销侠尚存。

借得琳宫结净缘,数声钟磬出诸天。


龙江潮满千溪合,雉堞云开万井连。


瀑布乱飞丹嶂雨,山衣同历翠微烟。

芳菲丛里拜枫宸,铃索声中雨露新。


香雾有时分太极,秾华随处拂勾陈。


重重绿染宫袍色,片片红酣御辇尘。

胭脂零落井痕荒,水面桃花照艳妆。


碧甃一泓沉宝珥,红泉千点滴银床。


金函半染铅华色,丝绠犹牵珠翠香。

良夜高台露气清,遥空灵籁送秋声。


桂枝先自轮中满,莲炬还从镜里生。


隐隐七层标舍利,双双百宝放光明。

习池花木翠氤氲,忽枉高轩过使君。


囊里诗签拈五字,尊前乐府演双文。


杯倾竹叶春频醉,烛烬兰膏夜已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