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眼见宾鸿去复回,可堪云雾隔瑶台。


黄花自在山中发,青鸟何由海上来。


墙角虫号瓜蔓索,树头禽吓栗房开。

蛩螀啼露作悲愁,雕鸮抟风乐素秋。


莫讶系匏长不食,亦知神剑解相求。


翰林白发三千丈,吏部回肠一万周。

岁暮寒气冽,今晨颇和缓。


登高眺原陆,陟觉生意满。


日色照地黄,墙影看渐短。

搜罗四库事磨研,去取其间公道传。


人各抒忠斯可录,言虽触讳忍从捐。


宁同仲达吠尧日,不愧观文报宋年。

玉佩丁东下界闻,天风吹动碧霞裙。


刘郎跨鹤游三岛,王子吹笙到五云。


洞府夜光传玉印,石坛月黑礼茅君。

先生昔事李轻车,庙略纵横有奇策。


刀头见月夜飞鞍,楯鼻吹霜晓研墨。


露布军中论五兵,前锋校尉尽知名。

何年来卧北山霞,犹指海边团练家。


手把方书妙耕种,门高闾巷独清华。


两儿驹齿日千里,万卷牙签架五车。

山人偶出村,送客村南道。


江山风日佳,岁月乾坤老。

菊花笑我前,梅花撩我后。


问花花不言,驻楫增江口。

山到铁桥西,青天一角低。


送君高处望,天与帽檐齐。

夜宿黄云坞,秋登碧玉楼。


归时一片石,见月过罗浮。

秋来亦淫潦,日月閟其光。


乾坤丈夫事,千古空堂堂。

一雨变新凉,炎埃洗除尽。


庐山昨夜灯,已照刘宗信。

南极煌煌山川精,辉明渊耀为天经。
化成仙人渡沧溟,黑风不作鱼龙腥。


冉冉风气如云停,峨冠曳带从竛竮。

故人喜有刘司业,才大今为耳目官。


行路月明骢马瘦,到台霜落绣衣寒。


十行已受天书宠,三尺须求法意宽。

寇盗馀五年,山林一憔悴。


刘君最英发,笔墨有生气。


苍然祁郑间,见此丧乱际。

烽火暗崇江,官船发豫章。


千金求骏马,万里入南荒。


倚剑看明月,停杯问故乡。

长江千万里,奔浪薄高云。
龙现谁能睹?
猿啼不可闻。
迂回因地势,昭晰应天文。
临清河下识刘郎,脉理名家本凤阳。
语次爱君医术正,行边宽我客愁长。
丹溪自喜传新学,金匮何须说异方。
浔阳别后叹离居,雁尽谁期更有书。
西去潇湘八千里,前途何处望双鱼。
雨中同上吉州船,分手浔阳思惘然。
明日思君是何处,万行烟树入湘川。
我闻仁则荣,亦复必有寿。
斯语试今人,历历多不谬。
猗惟居易公,造化钟神秀。
未得黄冠换白襕,不妨持钵乞坛间。
要还少室山人愿,须破多金长者悭。
走俗何如学步虚,出家犹欠护身符。
凭谁成就奇男子,径自归投大丈夫。
佐邑由来宰邑同,一从堂上咏南风。
十年岩穴消沈外,百里人烟笑语中。
问俗更思延野老,亲贤频欲适儒宫。
荣名乡校起才贤,早向亨衢著祖鞭。
梧树秋清初到邑,桃花春暖又朝天。
由来枳棘栖非久,暂佐弦歌化已传。
处士星沉山月高,江湖处处哭诗豪。
义声曾济乡人患,命服亲承圣主褒。
晚翠亭荒松自偃,漕溪原冷鸟空号。
曹魏制墨推韦氏,后来独数南唐李。
李家父子艺绝伦,徙居歙岭由易水。
胶煮鹿角松花烟,剑脊小饼双龙骞。
平生高行世应闻,吴下衣冠又失君。
范氏有田惟种义,孟尝无客不能文。
青山旧业苔应没,华表新阡日欲曛。
羽轮暂别大茅峰,又御青冥万里风。
月帔引朝宣德殿,云韶赐宴集灵宫。
悬知汉室龙颜主,似见商岩鹤发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