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岁春寒欲去时,麦牵蚕惹不教归。


早知今晓犹差冷,未肯疏它旧裌衣。

东南郊日上团红,浩荡天区望始穷。


独爱暖云如擘絮,纷纷无事映晴空。

百亩青山谁,孤藤即旧知。


闲云投远旷,倦羽避高危。


重叠花前板,朋从几上卮。

春光九十日,半为风雨欺。


人生一百年,怀抱无好时。


兹辰复何辰,晴烟霏柳丝。

步出城南门,衣袂飘和风。


风中有花香,不问紫与红。


万山似无罅,一水能自通。

暮雨萧萧鼓角风,草枯木落雁横空。


每逢九日不胜感,垂近七旬无奈穷。


螃蟹今年犹未有,茅柴我辈亦堪中。

风雨。
飒飒潇潇,卷地收残暑。
一叶下廊腰,省识秋来路。

雪霁春容满旧都,寻春写鞚杜城隅。


冰消流水相萦带,日出南山半有无。


往事废兴悲故老,扁舟沿溯想江湖。

燎原何事倚春城,谁使炎炎日夜明。


上客何功徒烂额,自他有耀独关情。


夏馀烬在畴相合,陈后灰然孰并京。

雁不堪闻,鸡还无用。
五更风里银釭冻。
纸窗犹道月光明,罗衾只觉春寒重。

连年衰病意迟迟,短景萧条却为谁。


户外已惊黄叶坠,床头休问菊花期。


安身有策非今日,抱道寻僧惜往时。

织屩堂中客。
困风尘、如流岁序,行年五十。
南越北燕游倦矣,白下凿坏为室。

鸟啼花落暮春天,一遇斯晨一泫然。


旧业岂无书可读,遗言犹有石堪传。


孝思不碍飞遐想,忠愤何由竭报缘。

玉磬蒲团出定音,谒酬与世费浮沉。


径松参汉周官肃,坞竹藏云商易深。


暮色溪山皆有道,春风花草本无心。

昔人十月菊,已恨光景衰。


今兹十月菊,瘦蕊未觉迟。


两年无官历,弦望占盈亏。

从心所欲。
高蹈祠官惟见独。
其寿伊何。

野云弹白云,声寄徽外微。


胎仙舞三叠,生飞上华池。


徽弄瞬息间,是岂筝阮资。

摇落秋风急,萧条易水寒。


悲歌谁激烈,宵雅自平宽。


本道尊中国,何庸伐可汗。

暖日开迟异去年,回车曾此在春先。
岂知游事原无俚,却为风宵独未眠。
晓径莓苔将接迹,短栏榾柮不成编。
客里犹多事,秋来又一旬。
青天星斗净,白露稻粱新。
留落空存节,炎凉莫问人。
见山堂上,画帘卷、犹是清和天气。
绿水红莲,雅称得、瑶碧冰壶标致,名在丹台,籍通紫府,游戏人间世。
三洪华阀,自应生此人瑞。
落叶残灯卧柳城,长江远海隔柴荆。
久淹客路头俱白,暂想云山梦亦清。
黄鹤紫芝空谷晚,寒梅疏竹小窗晴。
生申华席。
便占却新春,前头五日。
椒颂梅英,金幡彩缕,好个早春天色。
一尊情话向南荣,好雨知时盆样倾。
且喜黍苗饶岁事,莫愁梧竹作秋声。
檐花夜永灯前落,池草诗成梦里惊。
太原风物颇萧条,官劣民疲土俗浇。
独有傍城山色好,四时苍翠逼云霄。
风来云骤展。
正姮娥妆成,万家同盼。
露影弥天,似羽衣肌骨,暗滋珠汗。
灵樨香暗展。
渐盈盈澄晖,未来先盼。
细数佳期,倩笋纤私掐,玉笙犹汗。
青山如旧笑颜开,乍见翻疑入梦来。
差喜门闾仍好在,居然须鬓未全衰。
亲朋迓我争相讯,儿女谁家半费猜。
飓风超海撼官城,吹断银河彻晓倾。
瓦阵飞翻千鹄起,屐声旁午万蛙鸣。
骈肩重足人如醉,涌溜奔云气未平。
天孙红锦浅深裁,为惜芳苞未肯开。
争奈东风披拂甚,枝头次第吐香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