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二月行欲尽,寒阴始微蠲。


今朝策藜杖,行散步郊原。


何不命浊醪,亭午自醺然。

天地意无常,吾人宁久安。


今兹幸休暇,聊与为盘桓。


绪雨就归飔,微阳来湿翰。

兹晨气候佳,淫霖始云歇。


举目眺西岑,青翠连城阙。


卉木蔼阳和,朝霞互兴没。

屏翳盗天权,丰隆据天宇。


沴阴抗六阳,入夏苦旬雨。


炼石无娲皇,天漏谁与补。

云随夜色改,日与曙光升。


已变前除雪,犹馀北户冰。


鸿飞知适意,鹤语若矜能。

数日不见日,飘飘势忽开。


虽无忙事出,还有故人来。


已尽南檐滴,仍残北牖堆。

冯夷聒天夜椎鼓,尽驱群龙起行雨。


阿香推出雷公车,恶风动掣不周柱。


似闻帝坐清霞宫,号令群龙收恶风。

初晴楼上燕飞飞,楼下歌人白苎衣。


一曲未终花落去,满林啼鸟送春归。

湖上清阴明灭,燕子掠波飞贴贴。
好风轻送木兰舟,芳草合。
芙蓉叶,横翠落霞红未歇。

年长心易感,况为忧患缠。


壮图迫世故,行止两茫然。


王旅方伐叛,虎臣皆被坚。

紫桐细乳,黄鸟轻飞,春丽如画。
约略溪桥,总有倩红相亚。
细柳腰身轻似燕,小桃颜色娇于马。

九十日春浑有几,相将一半雨兼风。


草堂晴旭生虚白,花径儿童扫落红。


漫喜故人来泗北,更期后夜宿山中。

微雨初晴不作泥,牡丹花发石栏西。


公庭过午文书静,坐听林鸠自在啼。

西望香炉雪,千峰晚色新。


白头悲作吏,黄纸苦催人。


多负登山屐,深藏漉酒巾。

袅袅晴云天际还,初秋物意倍相关。


疏青自映高低陌,湿翠浑流远近山。


久客欲归难引兴,深愁对此暂开颜。

冬雨初晴日向曛,寒螀偏傍竹间闻。


寻常又秉山中笔,只把文章换白云。

别后寄书能慰我,江楼应识此时情。


日斜鸦倒回天影,雨过车留碾石声。


顿觉须眉有秋气,强扶魂梦惜新晴。

北风猎猎袷衣寒,雨后山川此际看。


赋美大夫来倚马,行从古道入呼鸾。


登临自喜逢三益,并合何须羡四难。

乘闲结伴蹑丹梯,海晏天清望不迷。


城倚粤台开杰阁,地邻萧院叩禅栖。


云山极目千愁豁,烟树平临万象低。

雪夜孤舟傍水西,凝寒犹自恋衣绨。


云开野色看逾净,石出江光望不迷。


祇以吏情淹客棹,几能公暇对诗奚。

晓风吹雨作晴云,腊日山城已似春。
林木欣欣初有趣,郡斋皦皦迥无尘。
祭军雅戏齐酣战,矍圃环观密布鳞。
小雪初晴永夜寒,挑灯长忆老倪宽。
襟涵渊海探非易,调入阳春和更难。
云冷雁声人不寐,窗虚月转漏将残。
竛竮修竹俯双荆,几道流泉下涧鸣。
暑雨乍晴虹未落,暝烟欲起日初平。
劳形仕宦输栖隐,适趣溪山惬性情。
绕峡穿崖曲折行,朦胧旭日弄新晴。
云埋林麓山家隐,雨漫溪流水道平。
沃野青黄禾半熟,沿堤斑驳笋初生。
在地愿为连理枝,孜孜私语鬼神知。
死而有识应留憾,病到无名倍可悲。
伤逝惠连留短句,悼亡潘岳费新词。
临别殷勤重寄词,一番叮嘱一番悲。
玉箫誓切多生愿,金屋缘悭隔世痴。
三叠琴心妻即友,两行珠泪母伤儿。
秋雨梧桐叶落时,凄凉枕簟最萦思。
雕栏月上追携手,宝镜尘生忆画眉。
作赋江淹常写恨,多情宋玉为兴悲。
一别音客两渺茫,不归西土定仙乡。
生前枉绾同心结,死后难寻入梦香。
石冢寒蛩迷乱草,墓门啼鹧苦哀杨。
雨过黑云收,清溪长急流。
风高帆鼓腹,浪涌艇昂头。
谋利心恒淡,图名志未休。
鸥梦屋庐间,人立菰浦杪。
远树迷茫浸碧天,一朵凉云绕。
橹划水纹圆,棹转波声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