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淳精育物,瑞木成文。


元气陶冶,非烟郁纷。


玄贶昭格,至和所薰。

祼鬯漙将,宾尸在位。


玄德升闻,孝思光被。


公卿庶政,傅御师氏。

肃肃清庙,昭事祖祢。


粢盛苾芬,四海来祭。


皇灵格思,令容有睟。

应门有翼,羽卫斯陈。


山龙衮冕,律度声身。


峨峨奉璋,肃肃九宾。

中有黄金白玉姝,莫欺红粒缀茱萸。


晓风吹面成冰脑,夜雪流脂结玉酥。


冻蕊未期春鸟啄,寒香不上暖蜂须。

老去逢春春更妍,杏花开烂柳含烟。


风旗金鼓频过寺,石岸楼台远接天。


潮信有期通大海,赏心如昨换流年。

开樽预赏菊花丛,正色全归藻思中。


旅次孤怀逢胜事,人间百感对秋风。


水冲伊阙云根响,山抱周京地势雄。

五叶回春绿,双轮导瞑流。


宝坛高宿将,芳轨正中区。


盛世材偏美,名山迹屡投。

柳眼浅窥湖水畔,梅花瘦著竹篱边。


残年未便无冰雪,春意云何已断然。

腊祭精严古院幽,邻房不敢对茶瓯。


何时芒履扶筇竹,度岭相寻溪岸头。

峨冠执法公宜整,端冕临祠我亦严。


深炷炉香通问讯,小寒清坐隔疏帘。

阳春明日五更回,破旱先令一雨来。


要得群生蒙实惠,故将膏泽润枯荄。

坠绪茫茫觅一丝,半生科业已全亏。


支离未破千年惑,疏拙惭为一郡师。


照影几临丁字水,振衣羞读子陵碑。

明日天车始建寅,今朝犹是去年人。


江城半夜传黄纸,嘉定新书下紫宸。


山雪多情来送腊,湖波著色去迎春。

天公着意做重阳,风伯驱除特地忙。


扫尽残花与红叶,放教篱菊占秋光。

稻田陂水菊花天,新筑轩窗醉酒边。


情味故人如昨日,襟期闲客又今年。


沉思节序俱同梦,剩赏风光甚欲仙。

小醉归来处,陶然度夕阳。


一溪波泛泛,半岭树苍苍。


岁晚身何用,春新意欲狂。

草色老春荠,气数戚已分。


流光生鬓丝,日暮江东云。


故交本不多,零落那忍闻。

柳已绿可爱,溪风更摇之。


人居春气中,安知物熙熙。


常年二三月,醉眼不自持。

细雨桃树枝,依流欲舒红。


水深相发挥,倍觉多春工。


从渠武陵源,不与人迹通。

青青叶中兰,庭幽有馀芳。


新葩明轻茎,知我春昼长。


安得滋九畹,命骚与争光。

沉沉听雨坐,瓶花养香梅。


鼻观得此供,息定本气回。


春阳已大壮,阴云尚难开。

午步溪边路,谁家小筑幽。


敲门问亭榭,迎我具觥筹。


意适春光动,晴曛野色浮。

春动高溪水,交游独有君。


人情虽澹澹,物色已欣欣。


香转梅梢日,光分岭外云。

一雨已秋深,月色寒而静。
夜半披衣草树间,玉露团清影。


长笛倚楼声,听彻还重省。

瑶京散雪气微和,玉律来阳景渐多。


太一降生烟缥缈,上宫行处佩逶迤。


坛边瑞霭迎仙跸,日下卿云待帝歌。

迎气潜皇泽,飘霙下帝台。


兆从三白异,瑞应一阳回。


净色流坛树,轻飞逐管灰。

缇室窥玄籥,清斋席白茅。


瑶光连北阙,璧彩近南郊。


砌迥檐花积,风回苑树交。

梦醒及花杯,秋馆画兰,园事疏寂。
何处寒林,想经霜颜色。
怀袖冷、闻香乍省,自花时、红妆漫识。

绿芜故国。
春光掩、鹃红著树无色。
近寻正苦,遥听又异,荡魂如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