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隔年暂到莺将老,此日重陪燕始来。


云傍熊轩飞好雨,山移鼍鼓作轻雷。


踏青女伴春衫湿,浮白宾筵舞袖回。

石门久寒盟,兹游得重寻。


静契祖师妙,清闻山水音。


长闲羡老衲,幽思愧鸣禽。

主人今代岑嘉州,倦客当年马少游。


即是孤帆行万里,空怀一日过三秋。


酒边风味春生坐,笔底词源峡倒流。

小山摇落故凄凉,想象登临野兴长。


万里晴空初雁入,一年好景又橙黄。


极须痛饮偿秋节,生怕疏钟报夕阳。

沧沧万里无时盈,太山四维不可仆。


蛙井跳梁徒自喜,蚁垤崔嵬欲何就。


物情小大乃尔悬,人心是非当自究。

竽门抱瑶瑟,雅与时好乖。


闭门守长饥,毅然丈夫哉。


南楚卧龙士,北燕黄金台。

驹去不食藿,马佚能伤葵。


烈士多慷慨,耿耿谁当知。


起吟清夜阑,边月明春闺。

无味之中味最长,东湖居士独先尝。


乃知此药真良药,何必求他肘后方。

乞取刀圭救病身,韩公于此枉天真。


何如夜坐忘躯壳,但有纤毫俱是尘。

吴楚相望道阻长,我来邂逅挹群芳。


人如盘谷元非隐,诗到孤山不道香。


每与盍簪移永日,更须篝火及馀觞。

牛羊日夕鸟知还,休说年时玉笋班。


四皓亦尝空老去,二疏不在共功间。


修书尚觉归期晚,隐几兼忘永日闲。

幸无骨相可封侯,归理先人旧钓游。


山下剩栽诸本竹,水边须著数间楼。


群书可读自随喜,一客不来谁与愁。

穷巷萧然一亩宫,劳劳漫刺倩谁通。


空翻故纸头垂白,晚对清标面发红。


诸老飘零亡几在,百年放佚不胜穷。

湘中足可乐,谁苦愁不禁。


娈彼兰蕙姿,固怯霰雪阴。


贾子天下士,子何念虑深。

又添犬马齿,常恐牛羊夕。


牙无数株牢,鬓已太半白。


六朝贵人家,珊瑚高数尺。

冬夜苦难晓,短景复易夕。


安得户牖光,不待东方白。


恍如游化城,琼台若千尺。

风鲙不须盐豉好,霜螯须著酒船深。


无由种秫求旁舍,旁舍秋螟已蠹心。

繇吴入楚共悲欢,怀欲班荆竟未班。


直待还舻愿衔尾,洞庭彭蠡浪如山。

事到难时意转佳,声名早已动皇华。


拨烦自古书生短,只合横经住绛纱。

闭关饶著一丸泥,我亦前扳更后跻。


四海弟兄君看取,苛风不断雁行齐。

乞邻亟只报何迟,愁绝饥氓一胜余。


上有加餐下相忆,莫同泛泛寄双鱼。

功名还壮士,道术付诸儒。


但欲谋田□,扁舟下五湖。

大飨须三饭,中黄起四维。


欲追千古意,眼底合深思。

营营浮俗赝还真,孰与传经妙入神。


一榜及看三子贵,数椽能忍十年贫。


自将弧矢书闾史,便使冰渊诵小旻。

湖山妩媚绿阴稠,谁向芸芸得趣幽。


半破榴花方恨晚,新来燕子未知秋。


去为吏隐虽吾愿,归得家山政自愁。

落花风雨奈愁何,愁亦不应缘落花。


尚可流觞追曲水,底须占鵩似长沙。


无人晤语鸟乌落,为我食贫楼笋佳。

细看物理愁如海,遥想朋从眼欲花。


逆水鱼儿冲断岸,贪泥燕子堕危沙。


百年乔木参天上,一昔平芜著处佳。

盛朝多少旧公卿,谁似三人负大名。


金带并趋清禁路,玉杯同醉白云城。


吾侪出处真成戏,俗眼观瞻只自惊。

一麾聊复散馀波,才比淮阴益办多。


千里宣威憺夏日,三年种德敛秋禾。


如纶忽听颁新渥,勿药还欣已旧疴。

藉藉声名自妙年,优优惠化咏来宣。


宁夸衣锦光前牒,便拟挥金继昔贤。


秀句屡同歌白雪,高标犹幸视青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