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宝翰挥文罢,瑶觞续宴初。


帝韶重舞凤,玉藻更歌鱼。


景驻三休阁,欢留六尺舆。

岁晏彤帷敞,天深紫宇宽。


气和先合乐,仗密不知寒。


斟酌中衢饮,伊亚别殿欢。

近得雷州信,遥闻弟侄来。


江山淹远望,天地保疏材。


乡为鱼羹起,今宁马豆猜。

往备清华职,宁知濩落心?


槐街春日盛,杏省午烟深。


出试终何补?还归敢自任。


只惭山泽吏,空受二毛侵。

客行身万里,家在地中分。


爵命优臣子,江湖远圣君。


夜瞻龙凤气,岁出虎狼群。

斜谷惊风合,空阶坠溜鸣。


灯昏时作晕,漏远不传更。


但得林间趣,何须谷口名。

岁月嗟匏系,乾坤信梗浮。


蹉跎逐越鸟,迂阔问吴牛。


正道曾无弊,旁观各有由。

欲雪翻成雨,何天恰吝情。


似缘春在近,故与月争明。


谷树行行暝,川云冉冉轻。

赤伏符兴运,长生帝应期。


骏功光祖考,大道仰君师。


皇极三才建,春台四海熙。

上元八日冒轻寒,剪送南园两牡丹。


为我果能兴绝唱,知君不作等闲看。


香馀雕槛春犹浅,咏入华笺墨未干。

忽尔严冬设鲙,更于晴日观梅。


人道荒寻邂逅,我忻良集而来。

行年今已是七十,况世非皆七十翁。


柏儿安女莫迟我,我入泰华游衡嵩。

百花开尽蝶蜂去,绕屋团团杏叶阴。


除却平生我与我,世上谁人识此心。

山映崆峒带远晖,晴楼沙树昔年非。


地经烽火寒烟乱,鸟积斜阳塞草肥。


古梵疏钟声绕梦,孤城细雨泪沾衣。

寒竹丛巳橘柚县,短篱茅屋向城偏。


桂花酿酒秋将半,桐叶题诗月未圆。


越客还思青海峤,楚鸿又度白云天。

知己相投道谊真,茅斋促膝慰吾贫。


笑看篱下千枝菊,快食盘中一味莼。


说剑多年雄是玉,隐居高士鬓如银。

金门诏下选英髦,侧席深知圣主劳。


奎壁图书云汉近,蓬莱宫殿日华高。


黄麻晓露濡宸翰,玉节秋风照海涛。

高堂广厦六月寒,我虽逸居忧素餐。


炎风烈日道路难,我虽驱驰心始安。


却怜仆夫力已殚,流浆满背何曾干。

雅集澄台最上头,小春忽睹万枝秋。


满丛佳色含朱槛,盈把繁英计酒筹。


香满更宜邀客赏,露浓不用替花愁。

闲云泛淡水浮浮,秋色阴时刺眼愁。


十载未成三窟计,一身长带百年忧。


逢人语笑非良味,洒面尘埃岂自由。

缤纷飞六出,景色兔园同。


桂树非摧月,杨花不起风。


布银成世界,屑玉满虚空。

蜀雪古来少,天云今始同。


霏微初带雨,凌乱更从风。


练欲拖平野,盐疑撒远空。

洗马池边喜气俱,二公同日上云衢。


北门学士参台鼎,内阁才臣贰斗枢。


晓殿春风迎拜舞,晚街霁日照传呼。

笋舆趁晓踏铜驼,休暇仍逢景色和。


闲挈壶觞游翠霭,尽呼儿女看沧波。


茫茫烟渚群鸥下,隐隐晴虹短棹过。

六年不获面虞皇,重对彤墀昼漏长。


玉色粹温天一笑,归来满袖有浓香。

万山深处得重来,天目晴云未放开。


尽喜山田秧䆉稏,那愁石径湿莓苔。


铁冠道士今安在,玉局仙翁去不回。

移竹应须竹醉时,不妨带笋一时移。


清阴且障东西日,碧色还分上下池。


岁晚雪霜成老伴,夜凉风月得新知。

惭愧田家趁好晴,鸦鸦两岸水车鸣。


畦丁露宿腰镰健,馌妇泥行脚板轻。


作苦仅能供伏腊,有年何处不升平。

边风六月作秋声,世事惊心百感生。


台阁故人犹嗜酒,闾阎小子亦谈兵。


红巾似草何时尽,白骨如山几日平。

云压虚檐黯不收,雨声飞妥碧山头。


帘帏清彻三更梦,枕簟凉生五月秋。


入夜悲风何淅沥,先时病叶已飕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