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酒可以当茶,茶不可以当酒;诗可以当文,文不可以当诗;曲可以当词,词不可以当曲;月可以当灯,灯不可以当月;笔可以当口,口不可以当笔;婢可以当奴,奴不可以当婢。

孩提之童,一无所知。
目不能辨美恶,耳不能判清浊,鼻不能别香臭。
至若味之甘苦,则不第知之,且能取之弃之。

文章是案头之山水,山水是地上之文章。

诗文之体,得秋气为佳;词曲之体,得春气为佳。

虽不善书,而笔砚不可不精;虽不业医,而验方不可不存;虽不工弈,而楸枰不可不备。

凡花色之娇媚者,多不甚香;瓣之千层者,多不结实;甚矣全才之难也。

云之为物:或崔巍如山,或潋滟如水,或如人,或如兽,或如鸟毳,或如鱼鳞。
故天下万物皆可入画,惟云不能画。
世所画云,亦强名耳。

寻乐境乃学仙,避苦趣乃学佛。
佛家所谓“极乐世界”者,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。

蝶为才子之化身,花乃美人之别号。

山之光,水之声,月之色,花之香,文人之韵致,美人之姿态,皆无可名状,无可执着。
真足以摄召魂梦,颠倒情思。

黄九烟先生云:「古今人必有其偶双。
千古而无偶者,其惟盘古乎?」予谓:「盘古亦未尝无偶,但我辈不及见耳。
其人为谁?即此劫尽时最后一人是也。

有山林隐逸之乐,而不知享者,渔樵也,农圃也,缁黄也;有园亭姬妾之乐,而不能享、不善享者,富商也,大僚也。

二月春风澹荡时,旅人虚对海棠梨。


不如寄与星郎去,想得朝回正画眉。

王天下有三重焉,其寡过矣乎!上焉者,虽善无征,无征不信,不信,民弗从;下焉者,虽善不尊,不尊不信,不信,民弗从。


故君子之道,本诸身,征诸庶民,考诸三王而不缪,建诸天地而不悖,质诸鬼神而无疑,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。
质诸鬼神而无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

子曰:“武王、周公,其达孝矣乎!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
春秋修其祖庙,陈其宗器,设其裳衣,荐其时食。
宗庙之礼,所以序昭穆也;序爵,所以辨贵贱也;序事,所以辨贤也;旅酬下为上,所以逮贱也;燕毛,所以序齿也。

翡翠流芳白玉钩,夜凉如水待牵牛。

灯飘珠箔玉筝秋,几曲回阑水上楼。


猛忆定庵哀怨句:“三生花草梦苏州。

蝉翼轻纱束细腰,远山眉黛不能描。


谁知词客蓬山里,烟雨楼台梦六朝。

珍重嫦娥白玉姿,人天携手两无期。


遗珠有恨终归海,睹物思人更可悲。

槭槭秋林细雨时,天涯飘泊欲何之?


空山流水无人迹,何处蛾眉有怨词?

胭脂湖畔紫骝骄,流水栖鸦认小桥。


为向芭蕉问消息,朝朝红泪欲成潮。

六幅潇湘曳画裙,灯前兰麝自氤氲。


扁舟容与知无计,兵火头陀泪满樽。

兰蕙芬芳总负伊,并肩携手纳凉时。


旧厢风月重相忆,十指纤纤擘荔枝。

银烛金杯映绿纱,空持倾国对流霞。


酡颜欲语娇无力,云髻新簪白玉花。

谁怜一阕断肠词,摇落秋怀只自知。


况是异乡兼日暮,疏钟红叶坠相思。

人间天上结离忧,翠袖凝妆独倚楼。

碧阑干外夜沈沈,斜倚云屏烛影深。


看取红酥浑欲滴,凤文双结是同心。

折得黄花赠阿娇,暗抬星眼谢王乔。

异国名香莫浪偷,窥帘一笑意偏幽。


明珠欲赠还惆怅,来岁双星怕引愁。

流萤明灭夜悠悠,素女婵娟不耐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