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郊欲寻春,未见莺花迹。


春风在流水,凫雁先拍拍。


孤帆信溶漾,弄此半篙碧。

儿童笑使君,忧愠常悄悄。


谁拈白接䍦,令跨金騕袅。


东风吹湿雪,手冷怯清晓。

九真承诏上龙胡,尽是骊山所送徒。


惟有邓公留不去,松根支鼎煮菖蒲。

正月一度游玉壶,二月一度游真珠。
是时新霁晓光初,西湖献状无遗馀。


君王予告作寒食,来看孤山海棠色。

岁晚羁怀有所思,秋来病骨最先知。


镜中公案已甘老,纸上课程休讳痴。


西堰颇闻江涨急,东山犹说雨来迟。

春光九十日,半为风雨欺。


人生一百年,怀抱无好时。


兹辰复何辰,晴烟霏柳丝。

伊昔歌鹿年,公兄我如弟。


詄荡宽酒德,参差偕宦轨。


北风吹转蓬,升沉自兹始。

郭公交若浅,三吴自深惠。


精心拊黔首,耽眼摄墨吏。


昔者揽辔余,今兹杖钺地。

俯仰天地间,有才不易真。


李侯治吴兴,捭阖乃如神。


秋霜有时抑,春雨靡不伸。

胜流奚必远,居然在亲故。


孝友出名家,之子饶远度。


托隐不违俗,御华时抑素。

刘君瑚琏姿,温文实天至。


避岁时自远,履荣恒若浼。


于物不取赢,苦县有深契。

中丞雅自负,珠玉生唾咳。


出牧抗悍王,黔黎有深爱。


开府襄汉滨,与余实为代。

昔余客武昌,诣台受束约。


夫君实同好,居体意相托。


天然圭璋器,何必问雕琢。

中丞夙精悍,斤斤握铨柄。


未底不惑年,赐履遍吴境。


精心搜伏匿,用重抑贪横。

廷尉负雄辨,衮衮不可竭。


乘时握铨衡,所登必耆哲。


肮脏平津门,栖迟步兵辙。

抑之司徒裔,秉操更清绝。


当其谢九卿,依然卧寒雪。


坦陀若可亲,磊砢竟难悦。

出门已觉精神爽,况复阳回宇宙清。


野树含烟迷寺迥,晴山披雪倚云明。

六客高风不可追,吾侪生恨百年迟。


星光月满旧游处,簪盍蓂开盈数时。


访古已仙图上鹤,得朋今遇易中龟。

风雅因遗楚,离骚遂变湘。


江山清得助,日月烂争光。


之子俱勍敌,斯文合擅场。

当年尚父,一个便兴周。
今十倍,更何忧。
冲融道貌丹为脸,扶疏漆发黑盈头。

微雨爽晴昊,柔风涣清泷。


空明山四坐,宇静天八窗。


筮言得幽真,此意谁与双。

天地中间着此身,合将位育入经纶。


阴阳固自生成我,爵禄安能富贵人。


利欲当权心退舍,诐淫得路俗迷津。

皎日中天万国明,恢恢贤路庆端平。


月正元日下书诏,二十六人登姓名。


西泽射陈狸首节,东廉歌奏鹿鸣声。

平生厌尘俗,雅志素希古。
优游林泉下,甘与麋鹿伍。
寿考跻七旬,禄养享三釜。
宿云净遥空,瑞彩腾少微。
亦有南极星,中宵烂光辉。
哲人初度晨,眉寿世所稀。
新秋绂麟期,清风自天来。
烹龙且炰凤,华堂寿筵开。
有客海上至,自云出蓬莱。
桑榆景弥好,福祉自天锡。
偕老复寿康,安居享禄食。
练川乔木家,屈指百无十。
贾艺不欲售,甘心事休逸。
老陪香山九,贤如竹林七。
一朝天恩下,光辉照蓬荜。
春秋倏云迈,林泉寄馀生。
有子经济才,宪府蜚英声。
推封拜嘉宠,龙章下承明。
练川有达士,德谊重搢绅。
轩冕非所图,以渔乐天真。
五湖浩烟波,扁舟一丝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