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蚤誉雄三楚,移官得九华。


宦情甘短袖,家世本长沙。


曾否音容改,相思岁月赊。

弱冠迢迢事采芹,别来三十四经春。


生涯落落徒悲梗,衣袂悠悠未拂尘。


骢马漫寻新路去,江山应讶旧游人。

三十年前鼓箧游,石龟祠下惯夷犹。


重来季子未金印,前度刘郎空白头。


往事与风同过树,故人随柳半凋秋。

美人家在古宣州,少日曾同白下游。


青眼十年重酒盏,绿波千里又官舟。


江山近识桓生马,风月平分谢眺楼。

吴江岁晚促归船,临发题诗尚宛然。


十载长安如一梦,又携风月过桐川。

郎步溪头系客船,家山回首思依然。


公馀剩有登临地,见说南湖似剡川。

上沃泉甘野水边,乌菘紫芥各纷然。


主人为尔都忘味,更伴清斋六十年。

古木回廊玉署东,几宵相对烛花红。


风云浩荡君能健,鬓发苍浪我已翁。


到手酒杯浑似梦,隔年诗债已书空。

潦倒振词场。
南国消香。
啼笺泪墨漫平章。

依然山色与溪声,岁月峥嵘只自惊。


独有老农能耐久,路傍犹说长官清。

当时指法杳难寻,二十年来枉用心。


却抱孤桐林下去,青山流水自知音。

路隔仙凡只一尘,浮生出没转风轮。


宿缘未断形虽换,异世相逢意自亲。


圆泽再来寻旧伴,房公一笑悟前身。

我家石井旁,山水非不奇。


所恨过从少,无与同襟期。


独幸里巷间,高僧有二机。

种梅我始效徐公,已觉幽香鼻观通。


寄语后人无剪伐,要令凋郡识春风。

已无庾岭旧时梅,但见梅亭向水开。


遐想风流犹仿佛,更将梅绕四檐栽。

策马经郿坞,临风感慨深。


高腴徵万斛,珍贝累千金。


桀骜钟人祸,奸雄竟陆沈。

十年海鹤绘丰姿,尽道微行访紫芝。


草草市中相遇著,多应潘岳少年时。

写照偏多写性情,宜同饮酒和弹筝。


就令购去长安市,黑夜相逢摸著卿。

曾排公子难,会是美人恩。


偏馀歌舞意,潇洒叩柴门。

蜀锦寄江头,翻思已十秋。


谁言方岳贵,犹念布衣游。


白社招陶令,青门忆邵侯。

一官匏系逐风尘,十载归来问故人。


嵇阮莫酬青史愿,轩岐不救白华身。


诗书世泽空文藻,鸿博徵名付莽榛。

对着青衫下帝宸,十年不与并为仁。


怜君卧困千金骨,笑我行摧四角轮。


老眼相逢俱作客,新诸远寄底惊人。

孔欲华颠祢妙龄,忘年不足更忘形。


弟兄偏是子眉白,朋友独于吾眼青。


心若互驰常鉴寐,迹如相避各云萍。

七十新年未尽穷,香醪满泛馔尤丰。
便同五鼎为吾养,汝有双亲胜乃翁。
一念自能通造物,诸孙更与振家风。
扰扰人间万事尘,旧交无奈白头新。
此翁固是同门友,今日真成旷世人。
千里赏音知绝识,九秋落木见横陈。
兄弟悲迟暮,燕关忆壮游。
壶中仙客去,肘后秘方留。
谷日花仍发,山阳笛更愁。
玉笛先将密意通,新声一缕绛云笼,把人薰得口脂浓。
屏里扑成惊蛱蝶,烛前捏就软芙蓉,只愁春到不禁风。
仕女行来乐部同,双垂罗带鬓蝉松,心儿旖旎锦堂中。
浪滚舞茵怜静婉,尘轻香迹认翔风,几曾容易得相逢。
旧日重阳厌旅装,而今身世更悲凉。
愁添白发先春雪,泪著黄花助晚霜。
客馆病馀红日短,家山信断碧云长。
万亩坟山遍野阴,几年樵采到如今。
藩篱有限重加护,斤斧无端免见侵。
缺处更须频检校,暇时何惜一登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