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玉手持寻五岳,正应未识海边洲。


倚栏花木参差见,对岸笙歌次第游。


烟霁多疑九峰晓,波平全胜六鳌浮。

洗出烟华紫翠匀,再将绝景付重闉。


千山有影螺垂地,一水无尘镜照人。


香溅钓筒萍雨夜,绿摇花坞柳风春。

亭亭古干对沧浪,雨洗风飘老吹香。


晚岁何人同寂寞,水西我有读书堂。

点柳妆梅不暇裁,平波直拟涌瑶台。


钓矶苇岸知何许,几误渔舟夜半来。

何人骑鹤上瀛洲,清影明波正九秋。


吹罢玉笙端不见,满空桂子有谁收。

懒对陶家酒瓮开,东篱寂寞久风埃。


会须结取登高客,折上龙山醉帽来。

照水横横蜀锦囊,年年泽国为谁芳。


朱颜自得西风意,不管清秋昨夜霜。

著漠寒芦不见花,暗藏鸥鹭啄晴沙。


暖风吹起浑无定,半落僧窗半落槎。

欲问葛陂安在哉,端疑波底化龙来。


子猷此兴君知否,小径何妨卷竹开。

困倚沧波绿却摇,冷烟疏雨共萧条。


谁将轻薄娇春态,强拂人头向市桥。

小雨如酥露乍晞,屿花汀柳自相依。


画桥不碍寻春屐,谁傍烟波拾翠归。

暖吹红紫上青枝,掠水风烟巧自持。


蜂蝶鸬鹚各芳意,锦囊消得探春诗。

已透云门最上关,偶将馀习托高闲。


大师未易鸣孤掌,全豹何妨见一斑。


圆月浅深同湛水,片云来往不离山。

抵掌论文酒易酣,岸巾风外鬓䰐鬖。


十洲所有今之一,七步而成尔乃三。


桥压平堤波卷绿,烟封远沚草舒蓝。

茅亭连涧草。
看青山一抹,白云遮了。
髹几桃笙,有翠眉红袖,浅颦低笑。

避寇人民半入城,淮流呜咽亦含情。
捐金募士擒生合,仗剑临戎杀气横。
天上风云应是阵,山阳草木转皆兵。
影参岸柏童童绿,叶蔽汀兰澹澹香。
斤斧不来人迹远,养成千尺势堂堂。
谁把平毡水上开,坐看飞絮扑琼台。
酒豪耳热笙歌沸,应怪幽人此地来。
月明偏照海边洲,绿水回环漾素秋。
斗转参横群动息,桂花零落遣谁收。
光景不留人易老,恨无羽翼出尘埃。
世间那有飞升药,且傍汀洲采菊来。
红云可觅无蜂去,渺渺寒波映晚芳。
未必孤根能耐雪,且看秋艳已经霜。
霭霭纷纷缘底事,故来波上罩晴沙。
莫教散入沧溟去,却恐能迷上汉槎。
霜姿迥出红尘外,只有鹓雏傍水来。
别岸若寻栖隐处,轩窗须为此君开。
密干参差笼月影,轻波荡漾蘸烟条。
暑天要此清凉地,欲往何辞度小桥。
绿色映波千古恨,至今南浦两依依。
我今又出江东去,多少行人宦未归。
红紫商量欲满枝,持春觞豆好携持。
便须载酒凌波去,底事黄堂独赋诗。
我亦樵云旧寄闲,真仙留药驻童颜。
风高翠洞怀偏壮,月上紫姑兴未悭。
绿竹依檐高复下,红荷映水淡仍殷。
佳句缤纷下僻陬,五云璀璨映林邱。
雪白阳春归大雅,山丹水碧占清幽。
肯将六物供垂钓,拟向三江共泛舟。
四围碧荔锁名园,花满芳蹊酒满尊。
北浦北瞻连锦里,西樵西望见昆仑。
风清午枕添新梦,潮长春洲过旧痕。
风和日暖到天台,千树桃花杂草莱。
玉女捧卮开夜宴,洞箫吹月上瑶台。
五铢雾縠香生袂,七宝云筝毊绝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