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国旧衣冠,重游兴未阑。


文章周柱史,礼乐汉祠官。


台阁抡材久,郊亭话别难。

幕府巍巍逼上台,都人常望谏书来。


江东不用夸王导,分陕而今得异才。

万仞钟山入望高,官闲宁复簿书劳。


传家见说惟诗礼,不用登坛受六韬。

青云鳷鹊观,赤日凤皇台。


司马文园病,谁言献赋才。

江左开基日,山河入地图。


千秋龙虎国,万里帝王都。

金门迎王气,丹阙俯神州。


苑柳摇春殿,宫鸦拂曙楼。

密叶成阴行路宽,鸠鸣莺啭足开颜。


半涂泥滑夜来雨,数片云飞何处山。


薄暮每寻樽俎共,残春能伴节旄还。

桃花源上避秦人,岂料渔舟见此身。


胡虏杀人掊玉帛,简编破椟委泥尘。


谁施骨肉死生惠,只有皇天后土仁。

单舻饯行客,晓济桃叶渡。


粼粼起横波,苒苒明芳树。


汀霞待日散,风鸳向沙聚。

暂携堂印过江东,冢宰权分位望同。


留守地当分陕重,为官谁在故乡中。


家传旧有尚书履,保副新加太子宫。

二月南宫看柳条,知君已上秣陵桡。


杨家制作多传后,苏子文章合在朝。


梦草池边歌郢雪,雨花台上望江潮。

仕路驰名四十年,而今行道更能专。


斯民命脉存储积,总宪风霜慰倒县。


身向留都还重本,学从岭表得真传。

十月连朝雨未晴,朔风追伴作寒声。


夜深灯火愁无赖,日近江湖梦较清。


从古庙堂先足食,而今何处可无兵。

孝哉陆生纯且良,事母左右周无方。
寒为温暖暑为凉,平居竭力守厥常。


一朝阿母病卧床,陆生忽忽心如狂。

晓风吹花飘紫陌,陌上青青杨柳色。


绣衣骢马何辉煌,祖帐临岐送行客。


客初拜命出都门,意气偏承明主恩。

天孙织锦机边石,粲若云霞成五色。
乘槎仙人携之归,腾入沧溟深莫测。


波涛蚀啮千载馀,上产百尺青珊瑚。

考绩新来谒圣君,悠悠心事得重论。


未夸紫绶金章贵,且喜丹心素节存。


仕历四朝名独重,望高六馆德弥尊。

佐宪乌台振百僚,又承宠命下青霄。


凤鸣朝旭钟山近,雁度秋空潞渚遥。


应拟有功传异日,还期无讼答中朝。

扬历亨衢际五朝,从来德望冠群僚。


南京独秉铨衡重,北阙新承雨露饶。


远道风高鸿已去,长河霜降水初消。

遥持使节自南来,阙下相逢喜色开。


风雨夜床情不尽,池塘春草梦初回。


封章已进天颜悦,尊酒频倾驿骑催。

忆昔少时居故乡,兄弟相亲恩爱长。


碧窗灯火照经史,肯以暇逸虚流光。


一朝歘动青云志,泮水传经汝来侍。

涓流达巨海,拱木干云天。


谅此匪朝夕,滋长必有年。


杨生倜傥姿,卓卓怀高骞。

明经早登第,文采如凤麟。


轩昂轶人群,际遇当昌辰。


手持三尺法,履历皆要津。

申浦风烟接鹭洲,符台锁钥近龙楼。


几年空作飞云望,此日真成衣锦游。


潞渚汶河新得雨,白鱼红蟹正当秋。

李郎扇骨王郎画,三十年前盛有名。


老眼摩挲旧时墨,却思骑马凤台行。

秩宗分务简元僚,学士声华重本朝。


辍讲暂违东殿直,移家初听下江潮。


西风燕市柳条短,春日金陵物色饶。

典学东朝旧史臣,南台礼乐荷新恩。


百年景运当熙洽,三代遗文入讨论。


花竹竞夸官署好,江山深拱帝京尊。

凉飙动城阙,时序忽以遒。


驾言适郊墅,旷漭增离忧。


离忧将奈何,赖有酒盈舟。

汪家兄弟皆奇才,联飞齐上黄金台。


驰声东观二十载,一官不调众所猜。


朝来忽报除书下,却指南雍问官舍。

瘦石亭前倚晓风,十分凉意小桥东。


雨馀杨柳秋仍绿,露下芙蓉晚更红。


情至怕闻千里别,会疏犹喜一尊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