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帝阙浮云万里开,春风繁雪霁燕台。


孤臣敢为微身计,圣主终怜天下才。


夏胜传经应自信,范滂揽辔欲谁裁。

松菊荒庐旧径微,朱衣今喜谢朝扉。


听声谬曳尚书履,儤直叨承学士闱。


抱叶流萤纷吐焰,惊枝宿鸟暝争飞。

二十年来大司马,几人得上乞休书。


寇公许国心元壮,范老忧时计未疏。


紫阁星辰辞听履,青原花竹引归舆。

麟经一卷绍家传,父早光华子后先。


云路何嫌花品艳,天风自振凤毛鲜。


归程及腊车随月,舞袖翻春锦照筵。

从事劳劳鬓已丝,云间归去乐何疑。


逡巡酒压荔枝熟,骨董羹调蚬子肥。


世路魔来多险阻,官阶梦破任崇卑。

寒江千里送归程,骨肉斯文念匪轻。


乡梦已随南海月,风光还醉阖闾城。


晴波曲绕僧居静,返照斜空野树明。

乐土思南海,归休道未穷。


木绵衣亦暖,延寿酒偏浓。


细雨扶留绿,熏风荔子红。

不识栽花地,花时解恼人。


空留看花眼,闲却故园春。


坡老门冬酒,林宗折角巾。

萧然茅屋下,云水自因依。


短履穿松去,前村摘豆归。


竹风恬隐几,山月静披衣。

冬卧愁襟薄,跏趺付一卢。


难将衰病骨,更听夜啼乌。


地暖思南海,情真有旧徒。

青铜闲拂试,照见白须髭。


浮世催人老,空山灭迹迟。


云林归倦翮,霜雪悴寒枝。

掩卷千年不,沉吟不作疑。


几看空袖手,未了着残棋。


始复存消息,乾坤有合离。

郁孤台前双玉虹,一杯遥此酹英雄。


风云有恨古人老,天地无情流水东。


精卫飞沉沧海上,鹧鸪啼断晚山中。

忆饮黄山别酒时,颖滨汴上复京师。


五千里外重来见,三十年中几语离。


碧海钓鳌君特达,红尘骑马我衰迟。

冲皇优诏重留行,堂上朱颜太健生。


岂为调高犹和寡,谁能全注转神清。


梦归巳执元方御,介寿还携颖叔羹。

陇树秋深,秦宫月落,携将鹦鹉随归骑。
归来水驿山程,听慧堪论,新诗读向闺人记。
朱帘初卷忽开笼,青云直上堪垂翅。

魏君江海儒,孟浪游天都。


天都产功名,豪侠争奔趋。


子云老太玄,紫绶金张纡。

楚天摇落欲何之,把酒青门泪并垂。


汉署昔题金马赋,淮南秋问桂花枝。


还家客梦寒蝉急,去国君恩白发知。

阊阖天高急暮笳,一尊芳草又天涯。


短衣孤剑且辞国,驻马听鸿日忆家。


淮浦当年曾桂树,楚江三月正桃花。

如何避世者,对此蓟门烟。


贾谊浮湘日,长卿授简年。


畏途殊惨淡,末路遂迍邅。

故人官不达,久欲赋闲居。


忽见秋风起,翻然思旧庐。


宁贪数升酝,定忆四鳃鱼。

得承严谴是恩波,去国还家思若何。


莫道故园春事少,古来迁客岭南多。

共道批鳞罪有馀,主恩翻得守田庐。


渔樵久定归来计,不待逢人更卜居。

莫怪春来会面稀,风尘从古事多违。


君南我北皆流涕,出处何须问是非。

自尔封书作逐臣,天涯消息望归人。


不信江头芳草色,故园犹有棣华春。

汉诏下甘泉,宣传定朔边。


马随龙节远,莺待凤池迁。


草暖江南路,冰消蓟北天。

龙庭收羽檄,凤沼出丝纶。


正睹三边静,还同四海春。


别筵梅送雪,归骑柳窥人。

曾过汝舅家相得,每欲探看两未能。


偶寄北燕君又到,后师东鲁我将凭。


秋风返旆先群雁,夜雨留诗尚一灯。

东海先生归也,南安太守新除。
一挑行李两船书,被人笑道痴愚书。


书寒不堪穿,饥不堪煮,收拾许多何用处。

雨后梨花片片残,飞来如露湿阑干。


一花一木寻常见,到得离时却耐看。


一回首处一凄然,弱质曾经住两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