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几驿苏台路,轻装转塞蓬。


夜船千棹月,寒酒一旗风。


水闇菰蒲老,山明橘柚红。

历国向七十,滔滔何日还。


轻赍一剑在,壮节二毛斑。


浮俗风波里,高情天地间。

枥马常嘶北,边鸿郤愿南。


一时秋气感,两地物情谙。


俗怪玄尚白,自疑青出蓝。

一片归心白羽轻,一场春梦不分明。


东风二月淮阴郡,总是关山离别情。

手扶藜杖出南园,不向妻孥告一言。


白发被肩过浙水,青山回首隔吴门。


平芜客路何时尽,乔木人家几处存。

我本不饮人,爱山如爱酒。


春游亦易事,出户即掣肘。


决策为此行,所幸得良友。

斜日下岭西,落霞满川上。


晚色催人还,轻舟复摇漾。


佳山难为别,持酒忽惆怅。

紫禁宿初回,清明花乱开。


相招直城外,远远上春台。


谏曹将列宿,几处期子玉。

红叶落湘川,枫明映水天。


寻钟过楚寺,拥锡上泷船。


病客思留药,迷人待说禅。

天令中和春,锦花柳丝织。


江山回淑气,车马有行色。


问君今何之,白发在高堂。

山径晚樵还。
深壑孱颜。
孙山背后泊船看。

浪迹天涯去,南荒必动情。
草青虞帝庙,云暗夜郎城。
越鸟惊乡梦,蛮风解宿酲。
锦官东郭大兰若,眼明见子长廊下。
春风二月白帝城,一笑相逢手重把。
羡子远引如孤鹄,顾我低摧真病马。
净域藏春远,羁游出郭迟。
马骄翻碧草,莺老宿深枝。
行乐浮生梦,风光故国思。
城阙三千界,烟花一万重。
漫乘金腰袅,同玩玉夫容。
景色伤心丽,春光引兴浓。
峻岭香台峭,高林夏气清。
山分龙阜色,涧别虎溪名。
野酌临归鸟,昏钟吼卧鲸。
野寺青霄畔,攀厓扣法堂。
山铺平野阔,江绕大都长。
凿石开花坞,梯云架竹房。
广陵南去水浮天,枫华蓼花秋正妍。
岛屿遥连三楚树,风云低逐九江船。
驿亭津阁好沽酒,黄橘白鱼宁惜钱。
分开平绿渡寒溪,溪外垂空日脚低。
城郭重重随望远,峰峦处处与云迷。
穷通默定非难识,劳逸时闲太不齐。
且攀隋宫柳,莫忆江南春。
师有怀乡志,未为无事人。
策骨寒瘦枯梅枝,梅花开时徵我诗。
我诗悲瘁作无意,借梅代我陈其词。
梅云最先得春意,桃花乱搀作佛事。
花前别思重凄然,秋色迢迢望远天。
结夏久栖祇苑树,逢秋又上越江船。
衣冠到处成莲社,云水何方款梵筵。
梵宇禁城边,依栖不记年。
山中逢白足,梦里忆青莲。
已受真乘偈,聊修福地缘。
君行复几岁,今夕问归舟。
客久黄金尽,天寒白露秋。
寸心酬侠气,斗酒结离愁。
炉薰经卷束装行,秋入船窗水气清。
禅室未忘星北拱,乡心遥逐雁南征。
三吴锦树长洲苑,六代青山建业城。
谁分岩下种,孤秀出丛林。
力饱冰霜健,根培雨露深。
坐怜方外友,持结岁寒心。
云水三千里,江湖二十年。
春风投海国,落日上吴船。
木钵家家饭,蒲团处处禅。
极目燕云望海鸿,江楼一笑雨兼风。
行边戏语三年约,梦里清欢两月同。
归棹细穿汀草绿,别尊新剥水菱红。
楚泽离愁不避春,柳梢梅萼送行人。
绿波易荡销魂水,紫陌难遮拂面尘。
道困秦仪犹掉舌,歧多杨阮始沾巾。
伤心欲问前朝事,惟见江流去不回。
日暮东风春草绿,鹧鸪飞上越王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