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庐陵政事无全牛,恐是汉时陈太丘。


书记姓名不肯学,得纸无异夏得裘。


琢诗包纸送赠我,自状明月非暗投。

一昨春江上水船,即非上水是登天。


如今下濑江无水,始信登天却易然。

外计堂前柳绝奇,南中无此两涡丝。


午风不动休嫌暑,要看枝枝自在垂。

水没蒲芽尚有梢,风吹屋角半无茅。


急滩未到先闻浪,枯树遥看只见巢。

昨夜新雷九地鸣,今朝春涨一篙清。


顺流更借江风便,此去韶州只两程。

携家度岭夜乘槎,小泊凌江水北涯。

二月山城无菜把,一年春事又杨花。

举头海国星辰近,回顾梅山草树遮。

爰居蹭蹬海西头,紫凤求皇亦少留。


持酒一樽明日别,题诗几处旧年游。


春风白芷江南岸,暑雨黄梅岭上州。

前林尚含冻,南国使君行。


逆水春风峭,孤舟桂席轻。


踏歌闻旧俗,信鬼有颓氓。

东路归何及,南柯梦忽醒。


居然鸣挽铎,都未制斋铃。


官已题华表,名空录御屏。

只道无南雁,书今数往还。


一窗江表地,数朵广东山。


奇甚君风骨,苍然我面颜。

尔父南宫老,尊为帝者师。


向来麟阁重,况有凤毛奇。


难弟曾双戟,中年暂一麾。

别驾多才尽不如,南来初下白门车。


六朝春色归辞赋,五岭梅花绕簿书。


玩世堪为濠上吏,浮家莫羡武陵渔。

太守旧称崔实母,大夫今亦五原同。


神明本自传师氏,清静何烦友盖公。


夕膳亲调朱萼雪,春行人沐赤棠风。

秦时南塞此雄州,锁钥凭君控上游。


霹雳泉边开大帐,梅花国里坐台侯。


家存两代山河誓,地接三城鼓角秋。

十载天南此谪居,鸳湖归兴近何如。


官衙喜傍红梅驿,春野堪陪白鹿车。


自昔仙人多守令,未应吾道在樵渔。

蜂黄未斛。
香外梅尘扑。
碎糁辟寒金簌簌。

置酒高堂上,广乐陈前墀。


清风迎度曲,白云生舞衣。


俳优虽云假,情至感欢悲。

嘉筵籍兰若,宿雨清埃氛。


广宴开云峤,清歌临水滨。


爱客感贤守,鼓瑟愧嘉宾。

丘坟何处草离离,千里湖西梦觉时。


落日小池桥上路,催人下马读残碑。

五马趁西风,朱幡气概中。


淮阳移长孺,蜀郡待文翁。


梅发新邮使,棠飞旧寓公。

陈遵能好客,选伎得邯郸。


酒借红颜宠,歌翻渌水寒。


人居金世界,醉倚玉阑干。

宰官招我下重关,楖栗横肩自去还。


爱听三车迟近院,曾先五马入深山。


风流况有宗雷并,云外偏宜皎贯闲。

书至始知游兴阻,迢迢空谷想遐音。


多时茎草荣丹壑,此日清风隔碧岑。


自笑身形难似鹤,空教松树俨成林。

回思十载雄州事,轩冕麻衣去住心。


寒暑不侵松鹤羽,溪山长隔岭云音。


一枝深树翔初集,满腹洪流饮已深。

山城细雨熟蒲萄,公馆题诗送郡曹。


总喜风云培健翮,谁怜法令析秋毫。


水生东浦临江近,路入南荒庾岭高。

行尽梅关不见梅,凌江南起画屏开。


山连桂广迢遥去,水合浈昌浩荡来。


秋冷岭云收薄瘴,时清溪雨应馀哀。

岁云暮矣多北风,怒嗥万里吹惊鸿。
只今我亦在行旅,陟彼庾岭临苍穹。
霜寒不复瘴雾黑,酒贱颇得樽罍红。
城角危亭面面开,尘侵丞相旧诗牌。
凌江欲转鲸鱼活,荔子成阴玉树埋。
庾岭乍过无瘴雾,长安不见奈愁怀。
雄郡东南第一州,使君五马此来游。
几多异政曾膺宠,千里疲民又轸忧。
地暖淩江冰雪少,风清越石瘴烟收。
野菊初开秋色鲜,窗间作语已堪怜。
于今何事噤无语,总为幽人好午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