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芳信着寒梢,影入花光画。
玉立风前万里春,雪艳江天夜。


谁折暗香来,故把新篘泻。

凉气入熏笼,暗影敧花砌。
紫玉谁人三弄寒,细吹断、江梅意。


花底湿春衣,隔坐风轻递。

卜算词中算。
卦象分爻彖。
海岛专寻知友来,堪把扶风唤。

子知公莹,在廛中聘。
意猿心不肯收,论荣华命。


齿存真性,处清中静。

谁识这风狂,谁识斯三哲。
恰遇炎蒸得清凉,正寒也、成温热。


因仰至人言,遂获真仙诀。

曩者见张公,索写词中信。
王哲今朝故故来,甚没个人相近。


回首跨清飙,随足云霞趁。

妙觉证慈悲,便入菩提路。
日日常开方便门,慧照生灵炷。


坐雪释迦尊,面壁达摩悟。

堪叹世间人,谁肯望天觑。
北斗南辰日夜移,飞走鸟和兔。


恁地被煎催,尚自生贪妒。

你待坚心走。
我待坚心守。
百日扃门化出来,方是余开口。

正被离家远。
衰草寒烟染。
水隔孤村两三家,你不牵上他马,独立沙汀岸。

十载仰高明,一见心相许。
来日孤舟西水门。
风饱征帆腹。

凉夜竹堂空,小睡匆匆醒。
庭院无人月上阶,满地栏干影。


何处最知秋,风在梧桐井。

闲路踏花来,闲逐清和去。
来去虽然总是闲,有多少伤心处。


红碧好池塘,朱绿深庭户。

执手送行人,水满荷花浦。
旧恨新愁不忍论,泪压潇潇雨。


行计已匆匆,无计留伊住。

春水满江南,三月多芳草。
幽鸟衔将远恨来,一一都啼了。


不学鸳鸯老。

也似带春愁,却倩何人说。
更无半字与关心,吐出丁香舌。


红烛影摇风,斜映朦胧月。

眉画睇初含,泪洗脂仍少。
仙梦销沉十二年,逢著秋魂了。


景短向阳难,晚出惊霜早。

明月丽长空,水净秋宵永。
悄无鸟鹊向南飞,但见孤鸿影。


自离边塞路,偏耐江波静。

燕子不曾来,小院阴阴雨。
一角阑干聚落花,此是春归处。


弹泪别东风,把酒浇飞絮。

丹岭凤凰儿,爱集梧桐树。
百尺宫墙一苑花,子见流莺度。


羞涩画蛾眉,宛转邀莲步。

独自上层楼,楼外青山远。
望到斜阳欲尽时,不见西飞雁。


独自下层楼,楼下蛩声怨。

几日赏花天,月淡荼蘼小。
写尽相思唤不来,又是花飞了。


春在怕愁多,春去怜欢少。

枕簟暑风消,帘幕秋风动。
月到夜来愁处明,只照团衾凤。


去意杳无凭,别语愁难送。

冷蕊閟红香,瘦节攒苍玉。
更着堂堂十八翁,取友三人足。


惜此岁寒姿,移向屏山曲。

见也如何暮。
别也如何遽。
别也应难见也难,后会难凭据。

竹里一枝梅,雨洗娟娟静。
疑是佳人日暮来,绰约风前影。


新恨有谁知,往事何堪省。

胶胶扰扰中,本体元来静。
一段澄明绝点埃,世事如泡影。


歇即是菩提,此语须三省。

时菊碎榛丛,地僻柴门静。
谁道村中好客稀,明月和清影。


天地一蘧庐,梦事慵思省。

临镜笑春风,生怕梅花妒。
疑是西湖处士家,疏影横斜处。


江静竹娟娟,绿绕青无数。

雨意挟风回,月色兼天静。
心与秋空一样清,万象森如影。


何处一声钟,令我发深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