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为太室游,卢岩在东麓。


直上登封坛,一夜茧生足。


径归不复往,峦壑空在目。

黄尘逆帽马辟易,归来下帘卧书空。


不知绣鞍万人立,何如卢郎驾飞鸿。

昔为太室游,卢岩在东麓。


直上登封坛,一夜茧生足。


径归不复往,峦壑空在目。

鸿,字浩然,隐居嵩山。
博学,善八分书,工诗,兼画山水树石。


开元初,玄宗备礼征再三,不至。

皱面观河十七年,相逢一笑故依然。


人天长者称流水,文字遗民托钝禅。


未忏多生蔬笋气,那知许事蛤蜊前。

中嵩太乙南,岩竹风犹扫。


长镵吾欲来,为君种朱草。

苍崖千仗有云封,刘阮何来策短筇。


行过石桥看急涧,一声野鹤出长松。

在昔有志士,隐居嵩高峰。
行义矩四海,矫若人中龙。
天子念治具,诏书访孤踪。
右览前晋留书记左郎中家旧传卢浩然隐君嵩山十志。
卢本名鸿,高士也。
能八分书,善制山水树木。
丈室幽云织翠微,卢生草堂云作扉。
阴崖绝壑鸟迹稀,扶藜纵观拂云霓。
心知丹毂赤吾族,要须爱身如爱玉。
仙都围合碧云笼,洞口绯桃着雨秾。
丹阙春深巢翡翠,朱扉风暖出芙蓉。
壶公不负三山约,向子终期吾岳逢。
九江峙庐岳,盘回几许深。
绝壁倚霄汉,溅瀑直千寻。
飕飗松风至,仿佛苍龙吟。
厓欲脱,峰欲飞。
水洒洒,烟熹熹。
石间老树不老色,翳萝悬阴石入黑。
竟日双扉掩,其中草色新。
石幢门外树,法相壁间寻。
借渡石微窄,凿渠雨始深。
不来深处坐,何以涤吾愁。
古井汲苔绣,石床吟素秋。
幽香天际发,奇致室中求。
丽景旁相映,庭空水一湾。
借庑通竹径,留石让松关。
客远定须到,诗卑必痛删。
花扉深不测,危立有层楼。
遥瞩盈庭树,宛然别一丘。
坐堪邀月下,登或当山游。
虚亭立水面,问树乃称奇。
不谓虬龙影,能于隙地垂。
互承栏并槛,交接涧通池。
空台超以旷,而亩未能盈。
缀石仅留意,栽花不在名。
借池崇地势,待月望山情。
戒时非作态,入室自悠然。
作古宛如古,可传无意传。
才情因以胜,位置佐之缘。
婵娟何以署,到果趣无涯。
隙地留移竹,曲阑不辍花。
暂延人意惬,久坐客心赊。
廊传踏月久,更获此为奇。
不在照能遍,无妨影乍欹。
槛承花始韵,檐阁树微亏。
谁知轩后阁,宛在水之濆。
牖外树交合,阶前萍即分。
鸟窥书影静,鱼伺墨波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