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孤城上与白云齐,万古荒凉楚水西。


官舍已空秋草绿,女墙犹在夜乌啼。


平江渺渺来人远,落日亭亭向客低。

独上秋城望,高楼出晓烟。


西风漳邺水,旭日鲁邹天。


过客荒无馆,供官薄有田。

西北望嵩色,忆上大室时。


陟彼已不浅,坐此安能知。


今谁绝壁下,但见前峰危。

河源西郭夕阳过,不见美人将奈何。


雷压船头蓬底坐,一时风雨乱风波。

明星欲落开县城,千峰万峰初雪晴。


源泉乱石涓涓溢,削壁孤云袅袅生。


估客深穿猛虎窟,樵夫习傍翠岩行。

轻尘倦马,酒醒今宵何处。
最愁说琼箫、花外半壁储胥。
恨入初程,剑歌声悄壮心孤。

城外河流白练长,城中万户共秋光。


秋来偏作还家梦,河水东流到故乡。

十万元驹过雨堤。
一双丹凤上天池。
科名已向生前定,阴德仍从暗里窥。

万年文运若循环,此道谁堪继孔颜。
但使七篇当世用,便应三代旧风还。
子孙故里题邹国,俎豆严祠对峄山。
雄县城南初问津,一片湖光青镜匀。
橹声幽轧颇清耳,帆尾招摇如唤人。
江南路景或转徙,冀北征夫多苦辛。
草木春城到处荒,几回浩劫感沧桑。
多情只有寻巢燕,飞上枝头话夕阳。
桃花杨柳艳参差,客里寻芳不厌迟。
底事临风独惆怅,故乡三月踏青时。
寒暄正是适中初,云敛山青值雨馀。
最好春游似图画,菜花香里坐篮舆。
地扼东南隘,无关亦号关。
楼当三面水,城割半边山。
天马澄江外,虹桥落照间。
驾言出北门,长桥拱门外。
双溪东西来,到此而始汇。
人言似章贡,玉虹夹其背。
行行西复西,稍喜市声静。
征夫指前路,望望梅花岭。
淡烟鸡犬村,落日牛羊径。
城西路平夷,五更近水南。
旭日明高冈,瑞烟锁丛杉。
时和岁丰稔,归人多醉酣。
门前杨柳树,长系波头船。
隔岸几人家,青林吐炊烟。
飞鸟逐林间,游鱼跃深渊。
桃红抱城东,武山排闼入。
杲日出扶桑,橘红蘸溪湿。
公退倚朱栏,万象俱收拾。
南山天马来,南城下盘踞。
前撞古寺钟,后雕谯楼鼓。
我来俯崔巍,山灵相呼舞。
层峦叠翠瘴江湄,水色林光云起时。
云鹤自闲春自老,个中风月几人知。
雉堞倚云平,关河控古城。
独凭秋阁迥,千里暮山横。
洒落平戎策,凄凉款塞盟。
高秋惬登眺,平楚动悲歌。
楼橹何年废,前朝争战多。
云闲青海戍,尘净白沟河。
峭势南回潘乐城,牙旗霍霍壮东京。
龙门积雪随流下,少室浮云与岸平。
血渍金堤霾土色,风来玉壁撼军声。
重看长剑出乡关,轣辘单车道转艰。
梦远莺花居上谷,楼临风雨望郎山。
惊心客燕逢春老,回首长楸落日闲。
鞿靮倦烦淫,积昏况佳叙。
晨兴揽帏景,霍若沈疴去。
衰木哀绪风,励霜响劲羽。
簿暇寻幽上翠屏,高飞塔影出林坰。
拿云拳曲虬松赤,碍路叉牙虎石青。
万灶炊烟开画界,一湾番舶下渔汀。
县小常可喜,晨出暮必至。
行行烦暑散,飒然寡车骑。
隐约城西隅,田水湛明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