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出城北门,遥见城下沙。


簌簌鸣北风,萧萧入人家。


坡陁浩如雪,漫漫不可越。

紫閤趋朝夕,彤庭直禁时。


内官调玉馔,中使奉珍奇。


绛节传宣近,雕盘馈食迟。

一枝寒影弄芳菲,无数幽香上客衣。


好似水边晴雪后,醉吹玉笛送春归。

八月南奔未授衣,忽惊霜露满柴扉。


敝裘已落他人手,憔悴苏秦未得归。

十年离乱今年甚,尽室飘零秋雨时。


百里荒山行欲暮,望人烟火望晨炊。

向来千树江头雪,零落东风满路尘。


何似画图偏貌得,要教空谷见斯人。

野人初识面,旧友渐忘名。


长日惟窥圃,经年不到城。


借书山路远,洗药石泉清。

江合城楼迥,秋高幕府清。


之官宁惮远,论法正须平。


寒濑鸣砂浅,晴岚隐石横。

岁晏各言别,君还先赋归。


悠悠遵道路,渺渺问庭闱。


江阔行舟远,天寒过雁稀。

秋水碧盈盈,无波似镜平。


渚云低不渡,江月照偏明。


色映群鸥净,光涵一雁横。

问客买乌犍,去耕韶口田。


地饶无恶草,山近有流泉。


过雨听春鸟,寻墟望晓烟。

野桥秋水落,江阁冥烟微。


白日又欲午,高人犹未归。


青林依石塔,虚馆净柴扉。

南国犹防寇,春城尚鼓鼙。


乱山愁落日,积水畏横霓。


失木猿呼子,巢林燕择栖。

药裹当窗岁月过,其如老病哭人多。


徐陈已矣但衰草,李杜茫然空逝波。


荒野暮烟迷怅望,孤城秋气动悲歌。

懒逐溪风偶度云,聊同江月戏分身。


谁知郑驲多佳客,也著骀佗一恶人。

汉上近多雨,江头应好风。


想君当此际,挂席随孤鸿。


翔龙压大浪,画鹢凌长空。

群英偕奋迅,夫子尚埃尘。


辜负青云器,淹留白屋身。


孟轲虽欲仕,原宪固安贫。

不但离肠夜九回,眉头十日不曾开。


田园愈更不胜说,忆赋渊明归去来。

丁宁风伯莫相催,莫放船头容易开。


更语水边鱼与雁,不妨日日寄书来。

朝车暮马走尘埃,眼疾昏眵洗不开。


门外柳阴清似水,十分留着待公来。

新诗清劲何所似,只似金鎞刮眼开。


流水上同知者乐,好风知是故人来。

春寒一夜雪,绕郡千山白。


凄风敛微和,城郭暗朝赤。


相期素心人,寒空荡胸臆。

君似冰壶透里清,岂容随众话锄耕。


自应才大难为用,无柰诗穷益有名。


祸此遗民缘俗吏,扶回兴业赖书生。

去岁吴江秋水平,系船聊得一班荆。


相思只道心长折,此会那知眼再明。


离合悲欢言不尽,东西南北恨还生。

钱唐江上一帆风,为我重寻旧日踪。


十里湖山空战舰,千年宫阙咽僧钟。


潮生潮落东西浙,云去云来南北峰。

大谷风流品最高,筠篮分饷寄边遥。


香含白雪凝肌莹,脆嚼清冰到齿消。


饤座恍疑见颜色,捣浆还洗枯肠□。

凭高日望金台路。
黄沙尽处空烟树。
岁晚足萧疏。

臂香骨沁守宫虐,金锁重门怨银钥。


深宫有眼不识春,昼长时听云间乐。


平生所见惟监宫,今朝岂期见画工。

失意已春残,归愁与别难。


山分关路细,江绕夜城寒。


草色连晴坂,鼍声离晓滩。

长大有南北,山川各所之。


相逢孤馆夜,共忆少年时。


烂醉百花酒,狂题几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