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盖汝好学,在家足可读书作文,讲明义理,不待远离膝下,千里从师。
汝既不能如此,即是自不好学,已无可望之理。
然今遣汝者,恐汝在家汩于俗务,不得专意。

兴亡江左自伤情,远志终惭小草名。


谁为谢公转一语,东山妓即是苍生。

去国十年久,还乡两鬓皤。


三川犹梗涩,百越正干戈。


东胜城无恙,西征事若何。

淼淼澄清波面,依依紫翠山光。
危栏徙倚对斜阳。
山影波流荡漾。

几度秋花君未归,风尘无倦鬓丝稀。


邺城日久频弹剑,燕地寒多早授衣。


兵甲愁中生事薄,江湖梦里旧交违。

我昔游天都,策足蓬莱山。
风日不到处,意谓非人寰。
一涉势利涂,未免尘埃间。
入用应须命世贤,夕郎何意劝还山。
揄扬镠币娱慈母,收拾烟云付小蛮。
马渡黄河春细细,樽开北海酒潺潺。
碧山学士近岩居,闻说周旋为简书。
忽讶九皋声久寂,方知千岁语还虚。
华阳瘗处遥为伴,缑岭归期倘告余。
城郭人民故宛然,欲栖珠树去翩翩。
初疑带箭还山早,正值衔书赴陇年。
蕙帐寂寥零夜露,松巢摇落冷朝烟。
阶桐一叶动,吹落送行舟。
东海月迟见,西风云并流。
帆空排远岛,树色隐孤洲。
醉乡恍惚在空虚,若论真恬世所无。
坐客任贪清者圣,今人何作古之愚。
宜教侧帽穿花过,更好敲门趁月沽。
清而劲者笛为奇,哀绝孤高更不卑。
日暮谁人凭楼处,月明离妇捣衣时。
何烦作赋摅师愤,最好倾心破主疑。
出乎志者莫如诗,商也能言得自谁。
雅颂汉时犹未远,风骚齐后若何衰。
翰林飞去秋鹰健,工部行来老骥迟。
淋雨兼旬万户穷,杜陵无屋破秋风。
曝书未了苔生箧,忍亵君家贯月虹。
谁写明贤塞下词,九边月落雁飞时。
论诗不及嘉隆后,风格矜严世未知。
崩岸惊涛不可闻,新湍陡处手初分。
共听夜雨还伤我,独趁秋风却羡君。
东阁只嬴抄秘本,北山重补未耕云。
高后在天,哀此下民。
笃生神孙,哲惠且英。
襄焉穆穆,终矣明明。
神龙将蛰,并及于蝘。
沧流欲竭,祸先于鳟。
嗟我何人,亦槛亦圈。
煌煌帝业,莫或缵而。
昭昭先微,莫或亶而。
及尔政成,恐或瑽而。
拂水涓而,耕罢可浴。
虞山咫而,咏罢可牧。
斟之酌之,奚暇枕曲。
言驾言迈,归我初服。
匪曰初服,匪帝畴复。
于以御之,我躬粥粥。
浣布于火,乃愈鲜也。
茜金于垆,乃愈坚也。
人亦有言,靡不有天。
汇征伊何,首论盐梅。
惟和惟一,无待尔枚。
田畯盘舞,红女解颏。
鼎沉而起,星坠而升。
如日再中,如月再盈。
言巾我车,言濯我缨。
矫矫荩臣,夷之斮之。
显显令人,谪之诼之。
言窜江沚,隐斯骲也。
晶晶日月,雨雪忽零。
岂无师保,束此宁人。
维桑失系,朽索弗宁。
任城腊五夜,雪势浩方永。
拥裘深帷中,照见须眉影。
神马挟冯夷,我驭何不骋。
屋梁落月思悠悠,清梦依然到虎丘。
月满讲台宵度曲,云生西岭晚登楼。
林香冉冉流清梵,枫叶萧萧下小舟。
桓桓陆尚书,灭贼气雄决。
矫矫朱督抚,威棱被闽浙。
人生在草莽,谁其辨英杰。
元良万国贞,蒙养系坊局。
抗法在师儒,启心须讲读。
经筵无蚤暮,况乃辍寒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