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多病多愁老使君,不忧风雨不忧贫。


三年不识东湖面,枉与东湖作主人。

百病疮痍费抚摩,官供仍愧拙催科。


自怜鞅掌成何事,赢得霜毛一倍多。

三日霪霖已渺漫,未晴三日又言乾。


自来说道天难做,天到台州分外难。

怪尔分符坐赤城,东南遥见海霞生。


梅开莫寄西来使,春到烦求碧玉精。

巾山何似岘山游,云岛长和海色幽。


定有儿童笑山简,君今孰与郑台州。

秋高天宇空,河汉净如澄。


月华皓无际,亭亭照子行。


凉风起天末,金石为之鸣。

去去丹邱客,云山万叠深。


吟鞭驱瘦马,倦仆负孤琴。


芹水乡关梦,蓉峰故旧心。

吾宗长作赋,登陆访天台。


星使行看入,云仙意转催。


饮冰攀璀璨,驱传历莓苔。

莫驱归骑且徘徊,更遣离情四五杯。


醉后不忧迷客路,遥看瀑布识天台。

远游跻剑阁,长想属天台。


万里隔三载,此邦余重来。


音容旷不睹,梦寐殊悠哉。

昔日连墙事可嘉,固应屡见雪中花。


稍收帢帻山房景,欲学孤山处士家。


把酒要陪高士醉,临风未觉此心遐。

登天台,望桂林,桂林邈在千里外,有母不见,使我三岁袅袅悬归心。


山海兮冥冥,桂林兮青青,安得身为云,从风上下兮日往来乎亲庭。

海陬有东麓,天台所遗馀。


其下五亩园,幽人之所居。


幽人志事亲,行不出里闾。

蓬莱别后六经春,新赐丹邱作羽人。
恰似昔人东望处,蓬莱径隔几由旬。
巾子峰前□岁盟,观光未久去王城。
匆匆又省安阳墓,不负西风万里行。
老人须发如秋霜,深居海滨乐且康。
寿考何须菊潭水,神仙只在梅林阳。
五铢衣薄肌骨爽,九节杖轻行步彊。
孟冬短日到台州,胜境喜遇都贤侯。
眼前丘壑太岑蔚,阁后台榭仍风流。
巾子峰高晓色近,净香亭小寒光浮。
金窠大印押班联,剑履缤纷落九天。
餐尽万羊成馁鬼,楸梧何处认曾玄。
前朝谱牒自流传,陵谷那知有变迁。
昼锦英灵俨千古,多应能喜后人贤。
门前五株桃,春暮始作花。
劝尔一杯酒,丈夫莫思家。
功成持身归,吏民相迎遮。
天留胜处占清凉,山挟波光薄我裳。
看遍尘寰兴废事,竹阴千古一禅房。
徐氏楼船且莫催,当筵有酒更徘徊。
山留倒景日未晚,雪满大江潮正来。
黄叶尽时寻雁荡,丹霞起处望天台。
铜虎符分亦壮哉,浙东名郡表天台。
褰帷江郭春能出,下榻山楼日自开。
高浪每疑沧海入,飞霞半挟赤城来。
三年出守赤城阴,归去宁论旧赐金。
沧海秋风渔艇小,罗浮春雨酒杯深。
吴钩还傍词人色,荆玉谁明逐客心。
子墨声名满上都,同时曾喜得相如。
二年宁俟棠阴久,一日先看薤本除。
已向云霄班玉笋,却思风月佩铜鱼。
天涯一见便绸缪,二十年间诧两优。
不以声名夸众隽,欲将文行辈前修。
怀章趁酌椒觞寿,分幕还寻璧水游。
急难每闻人共勉,况君骨肉最情深。
不惟友爱弟兄义,正欲怡愉父母心。
花底醉歌忘旅况,灯前欢叙话乡音。
学业究岐黄,新除拜宠光。
济人唯用药,从宦不离乡。
选胜登霞峤,寻真访石梁。
哺糟那复计清浑,一饭终须报主恩。
岂谓参军闲豹略,浪持布鼓到雷门。
琼台日出扶桑近,罗屿云来海气昏。
千载初平庆未穷,本支今复见仙翁。
当年郜鼎争尤力,此日于门报已隆。
政尚宽和承祖烈,量涵清浊称家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