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朱夏尚书省,池莲表异祥。


绛葩开并蒂,青乳结连房。


晻薆红云丽,披翻翠盖长。

暖烟晴树动春妍,胜日南宫共此筵。


宗伯正同周典礼,司农新领汉缗钱。


金瓯姓字需贤佐,玉府班仪列上仙。

肴出驼峰酒送泉,新诗珠玉尽堪传。


空江木落年华晚,幽树梅开淑气先。


钟阜移尊聊此夕,玉堂载笔是何年。

瀛岛书传白鹤先,佳辰展席对江天。


官梅东阁催诗兴,客舍并州感岁年。


尝果味分霜后橘,烹茶香泛竹间泉。

岩壑风烟积,楼台气色寒。


祗园最高处,飞雪更宜看。


鹤近瑶空舞,花依绮席漫。

汉儒多辟司徒掾,掾属虽卑地望高。


闻有袁安在公府,可无陈宠作辞曹。


修鲸未肯随鳞介,威凤终须现羽毛。

堂堂遗一老,五福寿而康。


系出安仁谱,身居荣禄乡。


春山樵独隐,晚圃菊尤香。

暮春栏槛有佳期,公子开颜乍拆时。


翠幄密笼莺未识,好香难掩蝶先知。


愿陪妓女争调乐,欲赏宾朋预课诗。

叠石峨峨象翠微,远山魂梦便应稀。


从教藓长添峰色,好引泉来作瀑飞。


萤影夜攒疑烧起,茶烟朝出认云归。

亭榭跨池塘,泓澄入座凉。


扶疏皆竹柏,冷淡似潇湘。


萍嫩铺波面,苔深锁岸傍。

昔年常接五陵狂,洪饮花间数十场。


别后或惊如梦觉,音尘难问水茫茫。

春郊饮散暮烟收,却引丝簧上翠楼。


红袖歌长金斝乱,银蟾飞出海东头。

南陌风和舞蝶狂,惜春公子恋斜阳。


高歌饮罢将回辔,衣上花兼百草香。

烟铺芳草正绵绵,藉草传杯似列仙。


暂辍笙歌且联句,含毫花下破香笺。

王孙昔日甚相亲,共赏西园正媚春。


醉卧如茵芳草上,觉来花月影笼身。

滇南一道盘云上,永昌巍巍更相望。
水流直下洱海深,陆地夫容矗相向。


小石纷磊磊,大石高盘陀。

昨从山中还草堂,入门云雾迷日光。


问之惊怪胡致此,司徒画障悬东墙。


几株古树形突兀,老龙怒立当我屋。

诏下天门许罢官,明王亲赐老臣安。


十年大计黄金贱,六省清风白日寒。


直道功名元自得,野人征税复谁宽。

寰宇大名悬日月,台阶高步绝云霄。


新迁天上司徒贵,重惜周南建节遥。


剑履班齐黄阁老,威仪光映紫宸朝。

北风吹雪拥篱根,高驾翩翩午扣门。


倒屣自怜庭户湿,围炉同待酒瓶温。


江山积素看松翠,闾井占年喜麦蕃。

台省巍峨一正臣,太行冰雪洗心神。


云霄羽翮回孤凤,丘壑风流接古人。


卧稳朱衣长在箧,忧深斑鬓总如银。

瞻彼冶城曲,风物何融明。


嘉树参差发,谷鸟下上鸣。


理棹及兹逝,踟蹰郁离情。

煌煌整严驾,肃肃赴明召。


矫迹登中台,于兹辅邦教。


九赋正王度,六礼率先道。

紫微耀中天,列宿驰清辉。


巍巍四门辟,群贤歘来仪。


明公秉淳懿,皎皎金玉姿。

莲城名酝美,走送荷情亲。


芳露承仙掌,清风近圣人。


药和宜老病,梅赏称先春。

忆从绣水入高州,篁竹萧萧万岭秋。


道上行人敲石火,截筒炊饭也风流。

往年披阅山海经,昆仑夜入梦中青。
瑶水虚涵月与星,琪花拥石烟冥冥。


金母相见授宝诀,紫霓长裾飘广庭。

遥望金陵几大臣,圣朝先后各经纶。


江南地得依龙虎,海内天教网凤麟。


云白石头朝寄意,月明扬子夜驰神。

邕邕天乐协和銮,袅袅心香肃礼坛。


珠斗艳藏苍玉斝,露华清润紫云冠。


三斟秬鬯神应格,九奏登歌夜未阑。

丹诏优乘六传行,都门冠盖一时倾。


因君今日归与意,始信千秋达者情。


事贮左垣传马史,人将北斗望羊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