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便宜有诏仗专征,杭越南来恺奏成。


雪自双钩临海落,波从万弩射江平。


视师裴相行淮甸,筹国留侯入汉京。

汉家重见勒铭才,玉垒铜梁秀色开。


款塞曾驱群马入,行边亲扫二庭来。


湖山开府兵初解,剑履趋朝诏已催。

虎踞城边雁未还,远传歌吹入燕关。


十年出佩扶阳印,九命趋归太尉班。


幕府重沾新雨露,鼎门能记旧河山。

郢上仙翁鬓未华,帝乡元自有烟霞。


五千言授因关尹,九十书传似伏家。


彭泽尊醪新酿秫,南阳潭水半沾花。

薇省何年赋遂初,岳云关月照悬车。


缁衣家代司徒职,金匮人滕尚父书。


已诏门庭供几杖,且从江汉狎樵渔。

朝辞画省向鸣銮,白雪楼前一问安。


幕府久传司马法,钟陵高照惠文冠。


万年王气金茎直,六代江声玉树寒。

三楚名家有珥貂,上卿谁似策勋遥。


七擒孟获曾宣捷,五部单于已入朝。


执秩今行周郏鄏,先声宁数汉嫖姚。

旧游何但似抟沙,执戟怜予鬓已华。


霜后谁移三径色,尊前犹醉五陵家。


高城夕漏偏留客,锦席秋灯半照花。

中朝枢筦上台尊,玉帐三移镇北门。


五部单于趋受印,百蛮乌浒率称藩。


青山新乞王官谷,绿野先开晋国园。

闰双菊色淡烟浮,华省清尊烛下游。


郢曲从来称寡和,燕歌何幸接名流。


酒徒颇似高阳日,归客犹逢碣石秋。

尺书邀赏凤城隈,献岁春从淑气回。


斋里花停羌笛奏,尊前雪待郢歌来。


上林渐及芳菲日,东府今推赋咏才。

悬车忻蚤岁,曳履忆崇班。


书似关门著,丹从海上还。


烟霞新茂屿,几杖半名山。

枢筦陪京日,东南羽檄飞。


姓曾铭阁重,策岂画江非。


远志惟看剑,先朝有赐衣。

东序周旋日,高天鸿鹄群。


眼青怜故态,头白愧斯文。


匣剑芙蓉出,盘餐苜蓿分。

石竹罗裙幽露眼,携手青皋,许结春风伴。
花雨路泥浑不管。
草痕冉冉随之远。

寒意沉沉云气深,老来病骨冷难禁。


巢禽一出不知下,笼鹤乍飞无处寻。


便欲骑驴洛阳市,不妨放棹越山阴。

双溪梅水飞洪澜,风掣五两争樯竿。


有美人兮彼何官,东阳别驾司马孙。


两摄郡绂私不干,二年解组知岁寒。

雨洗花林,春回柳岸,窗间列岫横眉。
老来光景,生怕聚谈稀。
何事扁舟西去,收杖屦、契阔鱼池。

卓行高文司马陈,当年简牍拂埃尘。


身名暂振久青冢,见在凄凉海畔身。

维东原兮雄秀,爰有山兮曰荆。
揖泰岱兮独立,荣济川兮涵泓。


艮其所兮正位,谦其德兮变盈。

寒风生大漠,一夜堕关榆。


绝塞胡鹰击,南枝粤鸟呼。


短衣驱去马,长楫就归途。

玉龙不住玄冥宫,推山蹴海钱塘东。


狰子狞孙裂地轴,绿殳紫甲排苍穹。


钱塘城中十万户,妖红孽翠徒蒙茸。

罗浮寄禄暂徘徊,何事长歌归去来。


喜有牢骚囊里向,且浇磊磈眼前杯。


一时宦态从吾拙,千古雄心任尔猜。

金鱼黄发雅相当,况有天纶谱寿章。


玉杖闲边丹册字,铜标高处白云觞。


门前已建中丞节,膝下仍分副相床。

登真八百正无涯,贤劫鸿蒙阅岁华。


雉膳久调仙掌露,麟袍长映习溪花。


一经已启千秋业,三祝还归万石家。

屋比原生巷,缨彯贡氏冠。


高文时共唱,古调几人弹。


苦海风波易,穷交道路难。

未老烛之武,无兄直不疑。


山川岂应舍,爵禄莫长辞。


此志难具纪,外人那得知。

物情皆是是,之子独非非。


便足超贤劫,何知杜德机。


众人今齮龁,我辈转归依。

借箸心常苦,筹边计独劳。


一官徒肮脏,两鬓觉萧骚。


有秽萤常集,无声犬亦嗥。

宦态不可少,君才独患多。


障澜谁是柱,回日苦无戈。


南国已如燬,北山今有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