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刘生大梁客,五十耻独醒。


观书泛为通,不肯明一经。


壮岁怀慷慨,边游忍伶仃。

蓬蒿道旁冢,云是晋时贤。


名声与陵谷,共尽一千年。


惟昔纵达观,死生同蜕蝉。

龙门曾共战惊澜,雷电浮云出浚湍。


紫府有名同羽化,碧霄无路却泥蟠。


公车未结王生袜,客路虚弹贡禹冠。

城南春色晓移来,妆点园林锦作堆。


嫩绿不须将叶认,淡红已是当花开。


玄都自发刘郎咏,幽谷还教谢判栽。

石泉在樵东,烟霞在樵西。


同家宇宙内,况复同藩篱。


若欲散沈郁,登高以眺遐。

曾许西樵作主人,卜居云外与天邻。


上山正在江门路,来往寻常不问津。

一念正时便是惺,要知念处也无情。


无情知见真知见,到了参前即性灵。

太虚万事片云浮,若有神明与道谋。


请君更看羲皇上,曾有元初一画不。

西樵绝壁迥无依,云锁千峰鸟道微。


居士往来谁是伴,翳门关外一僧归。

小黠纷纷笑大痴,高标插翅与群疑。


鹳行误戴丹砂子,燕尾兼衣白雪谁。


独立可忘三岛日,长鸣欲彻九天时。

月作衣裳云作行,秋高毛翮引风长。


自天降兆非无意,此地恩波定益瀼。


赋性莫须求净土,乘轩孰与在江乡。

蜀国本多士,雄文似相如。


之子西南秀,名在贤能书。


薄禄且未及,故山念归欤。

翠鸐裁新服,丹沙驻旧容。


为问天书宠,何如石窌封。

岁月生涯短,诗书世泽长。


今看墓木拱,犹自被恩光。

帝京冠盖同游日,曾忝声名李杜齐。


碧树不堪思远道,栾毫何意睹新题。


书传剑阁鸿犹阻,月满燕关鹊未栖。

岑愔獠子后,崔湜令公孙。


三人相比校,莫贺咄骨浑。

长名以前,选人属侍郎。
长名以后,侍郎属选人。

一径蓬蒿任晏眠,东南云壑乍畹连。


浮踪宇宙三生合,片语江湖万古悬。


越水鱼竿忘岁月,吴天龙锷射星躔。

拂曙鱼缄溯草堂,美人题寄自泾阳。


双钩匣底星辰动,一刺怀中道路长。


绿水蒹葭浮梦寐,青山薜荔伴行藏。

屈指兰陵校艺年,飞扬环佩入甘泉。


冰壶独抱风尘际,水镜高悬日月前。


价踊层台收骏骨,光浮深狱辨龙泉。

早擅昆丘片玉场,仙曹司法暂徜徉。


深宵藜大悬书阁,白日蒲鞭卧讼堂。


去曳朱衣朝汉帝,归携彩笔赋滕王。

吏部声华四海闻,山公才望世无群。


南金并夺中朝誉,东壁兼传太史文。


水镜清光悬白日,冰壶寒色驻青云。

江左高门旧不群,垂绅端笏气凌云。


千秋藻鉴山公疏,一代菁华吏部文。


漏待明光天咫尺,香含长乐雾絪缊。

藉甚雄才北斗悬,缄书何意茂陵传。


屠龙技绝三朝后,射虎心雄百代前。


会见名山藏彩笔,聊从流水和朱弦。

忆赋河东紫极傍,娉婷摇曳动明光。


千金函谷高悬市,片玉昆丘蚤擅场。


直谏世传韩吏部,清修人识顾长康。

东吴名胜,有高楼直在,微云齐处。
十二栏干邀远望,历历斜阳烟树。
香径人稀,屧廊山绕,往事今何许。

昔闻羊叔子,茅屋在东渠。


岂不念归路,徘徊畏简书。


乃知轩冕客,自与田园疏。

陌上有光辉,披云向洛畿。


赏来荣扈从,别至惜分飞。


泉溜含风急,山烟带日微。

众人皆弃我,我始有一身。


百年握重宝,何事殉他人。


伊尹乐兼善,引世以自任。

薛子蚤登朝,吐辞惊众人。


蛾眉遭众妒,局蹐长不伸。


自从返初服,遂与渔樵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