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石亭老入维摩室,三尺流泉长挂壁。


云寒夜半山鬼号,十年两耳秋萧瑟。


村溪水落寻山房,颜如渥丹鬓未霜。

美人横琴坐我堂,酒阑为鼓三四行。


灯孤月明客不发,弦悲调急秋夜长。


吾家瑶琴久不拭,金徽玉轸无颜色。

如此良夜,秋空月圆。


君弹山鬼,我拊水仙。

芙蓉着花已烂熳,浊酒弹琴聊少停。


数声别鹄隔江渚,一醉秋天空玉瓶。


况当宾客欲行迈,忍使风雨即飘零。

座有嘉鱼膝有琴,今人高会古人心。


已闻古奏来盈耳,更缀华篇作赏音。


聘鲁雅评犹可识,在齐馀韵窅难寻。

焦桐初不受文理,弦以朱丝奇乃尔。


坐中忽闻太古音,宠辱顿忘那有耻。


官厅曾有一日闲,奏刀未觉肯綮难。

蝉鬓慵梳倚帐门,抱琴花夜不胜春。


不应更学文君去,拟作梁园坐右人。

泥泥露凝叶,骚骚风入林。


以兹皓月圆,不厌良夜深。


列坐屏轻箑,放怀弦素琴。

流水高山不用弹,巴人下里众皆欢。


只今何处求钟子,多向文闱作考官。

杨柳风吹鬓影,琅玕竹映回廊。
半叠屏山千里隔,琴心只傍西厢。
今日求凰司马,几时跨凤萧郎。

临水迟佳客,碧尽天边云。


心期殊未来,且复偶细君。


援琴松满耳,添酒月入樽。

病翁不咄咄,琅然寄枯琴。


倘无枯琴寄,孰表吾之心。


形忘岂知病,道在宁复今。

恰弄歌珠引玉清,梁间早已暗尘惊。


风流回结行云住,激水延缘漱雾生。


只道绵驹殊茹噎,岂知王豹竟吞声。

羡君幽且静,调琴先调心。
示我无弦趣,徐得山水音。


此时明月方出岭,银塘雨歇澄鲜景。

乐经焚灭乐律亡,乐器不纯乐师瞽。


独有羲农所制琴,位置森严尚存古。


体修三尺六寸奇,负阴抱阳函四时。

久别故人心惘然,忽看诗句忆当年。


蛟腾古寺云生壁,鹤去仙坛月满天。


晚岁归栖真不负,旧交零落总堪怜。

幽蒿细竹满墙间,雨后危墙似断山。


一室了忘尘世隘,诸君能赏病夫闲。


池巡野鹤鱼苗缘,土蚀秋虫菜甲斑。

袅烟石壁对孤桐,与和长松瑟瑟风。


不为野夫清两耳,为君留目送飞鸿。

寥休爱君如爱弟,为君赋此尽琴意。


寥休既作汗漫游,今君亦从此而逝。


呜呼天地谁知音,明月高山与流水。

霜晴随意到南庵,近有溪流远看山。


小醉情怀听别鹤,数声清弄入幽闲。

以彼发此意,因此知彼声。


山川既闲远,天地亦清宁。


独抚曲空奏,相宣调易成。

琴声类筝笛,俗手多一律。


伊嚘悦儿女,焦急涴桐漆。


予尝为作评,当是养心术。

玉笥仙人鞭白犀,天风吹度芙蓉溪。


手脱长剑洗妖血,惊起石上玄蛟啼。


炎沙烧尾鳞甲赤,腹中惨澹蟠云霓。

把酒东轩下,颓然醉前林。


美人倚修竹,自发山水音。


锦袖流逸响,朱弦表贞心。

雨鸣潇潇风满壁,虚堂孤坐春草夕。


何来两客登我堂,坐索瑶琴鼓前席。


吾家焦尾旧无弦,世路逢人不解传。

纤手双鬟一拍成,西风吹冷凤凰城。


忽惊塞雁天南起,弹到潇湘第几声。

一夜秋声入洞房,朱弦调罢理清商。


琴心自合相如识,可道旁人枉断肠。

幽人事佳遁,开轩对阳明。


兴来拂瑶轸,畅我平生情。


心中有真趣,指下无繁声。

燕京今夕是何夕,一阳将动宫墙柏。
至尊誓戒率百辟,圜丘奠玉思奏格。


学省诸臣不遑息,严趋并集戟门掖。

积雨犹深春尚迟,灯前事事足逶迤。


漫寻一诺题诗约,已负三年入海期。


动壁哀弦支独夜,罢机邻妇泣残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