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条楖栗活如龙,水尽山穷特地通。


法乳千年流不竭,无师真智古今同。

千峰同听大荒鸡,铁笛刀砧意尽迷。


到处月眉遭鬼啖,总非人境怯乌啼。


泪弹瀚海愁难远,日照天山冷易低。

轻心曾度帝城春,无力空伤别后神。


马上扬鞭裾是血,碛中回首路成尘。


酒泉未可为僧舍,梅雨空教哭若人。

五羊仲春廿有一,韶阳又隔十四日。


安危山上知若何,悲凉此处苦已极。


平生几度逢剧乱,烽火每每烧颜色。

五叶回春绿,双轮导瞑流。


宝坛高宿将,芳轨正中区。


盛世材偏美,名山迹屡投。

西风吹海鸊鹈寒,几度魂飞绕大安。


松柏绿高啼血鸟,河山红閟涌金盘。


情怜儿女悲门祚,事近英雄惜羽翰。

铁骨难支未死时,朝昏同对泣涟洏。


竟无好血生头发,博得虚名播口碑。


响过驼驼霜路滑,寒侵毳帐夜床移。

黄尘如雾透膏肓,五国城东月倍凉。


天意或成高士志,鬼薪终觉罪名长。


死鞋偷圹人还抽,生骨留金梦更狂。

曾推万虑着方袍,踏海呈锥事事劳。


几曲浩歌存大雅,一生禅语带离骚。


疏狂文举材偏误,挫折元龙气尚高。

天教斯道入蓬婆,微服何如赭服过。


航海折芦人已去,充军说法事无多。


披衣未可遮霜雪,破胆曾经混佛魔。

那堪回首望金微,路断龙堆鹤语稀。


兔魄蚀云还有影,霜威侵树竟无枝。


吟残白雪疑难老,葬得青山不当归。

几遇终南客,期餐地胏云。


薜萝心自苦,湖海恨难云。


枯冢别已久,维桑信不闻。

忽闻匡岳信,并起玉关愁。


华表方迷鹤,鄱阳已泛舟。


关山无近梦,江汉有新秋。

莫疑虑,莫疑虑,顺风开帆逆风住。


要寻路,要寻路,直西须向东门去。


但看枯藤倒挂天,山前几度三春雨。

视春衫、箧中半在,浥浥酒痕花露。
恨桃李、如风过尽,梦里故人成雾。


临颍美人,秦川公子,晚共何人语。

携手孤峰蹑紫霞,船来陆到总无差。


从教庐阜传三笑,要学双林会一家。


格物隐然参柏子,餋心即是炼丹车。

松下微吟惬病悰,支离潦倒似支公。


顶因巢鹤翻成结,心为依禅毕竟空。


陆子坛前春古淡,葛洪井上雨青葱。

三千公案自缠藤,谁道三乘语足凭。


依旧结趺临野水,今年人笑去年僧。

童头坐老碧山棱,欲逐飞仙去未能。


点铁有丹堪点石,凭谁说与水边僧。

知他薙发是何年,褪下偏衫悄不言。


莫是障魔心未了,故来临水坐枯禅。

异教羌番外,何年到我疆。
冥心皆幻境,趺坐即禅房。
日月千生劫,形骸四大忘。
行也布袋,坐也布袋。
放下布袋,多少自在。
双峰矗天佛头碧,双峰插地沧海黑。
道人入山化作雨,蓝玉亭边深一尺。
光明白氎红鬘衣,说法香南连雪北。
香积炊烟楼碧树。
峰回转、草深春暮。
舍宅人遥,凭栏意远,报道云来封户。
竿竿有参差,叶叶无量限。
不根而自生,换却诸天眼。
无根无蒂结还融,曾触岚光彻底空。
不散几知离毕雨,欲飞须待落花风。
玲珑薄展蛟绡片,幂历轻含凤竹丛。
烂银基地薄红妆,羞杀千花百卉芳。
紫陌昔曾游寺看,朱门今在绕栏望。
龙分夜雨资娇态,天与春风发好香。
名齐火浣溢山椒,谁把惊虹挂一条。
天外倚来秋水刃,海心飞上白龙绡。
民田凿断云根引,僧圃穿通竹影浇。
金陵留偈别,燕市忽相逢。
不托侯门钵,闲闻禁苑钟。
经文翻北藏,禅理悟南宗。
如何当此地,亦得见名僧。
托尽他乡钵,传来几代灯。
烟霞生有果,云水迹无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