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忠臣本爱君,仁人本爱民。


宁知贵与贱,岂计名与身。


梅生为一尉,献疏来君门。

靓妆才罢粉痕新,迨晓风回散玉尘。


若遣有情应怅望,已兼残雪又兼春。

潇洒江梅,似玉妆珠缀,密蕊疏枝。
霜风应是,不许蝶近蜂欺。
嫣然自笑,与山矾、共水仙期。

孤村篱落,玉亭亭、为问何其清瘦。
欲语还愁谁索笑,临水嫣然自照。
甘受凄凉,不求识赏,风致何高妙。

阊门佳丽锦为城,中有仙人降玉京。


罗峤有花花解语,姑山若雪雪能行。


秾如桃李先当素,乡自温柔剩得清。

娉婷甚,不受点尘侵。
随意影斜都入画,自来香好不须寻。


人在绮窗深。

古梅芳榭悄含英。
冷香凝。
满空庭。

去岁夸身健,寻梅到几山。


酒倾崖影尽,衣染露香还。


北斗今何向,南枝半已残。

孤山一片雪,千古独称奇。


此外不能到,人间都未知。


正嗟同赏绝,又过半闲时。

借如桃有实,方朔不来偷。


山近重重见,人无浅浅休。


路经寒水断,香被白云留。

何处花堪忆,江门水背过。


满身都著月,一片未随波。


高倚松为盖,清连竹作窝。

风月江山外,乾坤草木间。


卷帘疏影动,拄颊暗香还。


约伴多为地,吟诗别作坛。

山阁数株梅,山翁手自栽。


有花娱我老,无计避人开。


色映书帷净,香寻墨沼来。

水陆花何限,梅花太绝尘。


如何开眼处,不见赏花人。


北坞风微动,南梢月自真。

隐几日初下,东岩兴复饶。


月高寒自照,花近夜相撩。


浊酒频堪写,清弦岂易调。

何处梅梢月,流光到枕屏。


江山都太极,花草亦平生。


阁冷香难即,窗晴影似横。

人生如逝水,花发见南枝。


对影身犹隔,闻香席不移。


延缘看月久,勃窣下阶迟。

放了孤山鹤。
向西湖、问讯水边,嫩寒篱落。
试粉盈盈微见面,一点芳心先著。

冬塞方严春自通,老根芳脉与天融。


清于仙李月梁上,瘦似神苏雪窖中。


庾岭依然开信早,孤山无复课诗工。

天花包尽世闲羞,也到孤山老树头。


寄语东风为吹拂,本来面目自风流。

碧实圆成重压枝,万红千紫竟何知。


是虽不入甜人口,留得青酸有用时。

独占初春早卸芳,肯随桃李炫侬妆。


如今不到寿阳额,自做孤村流水香。

打头二十四番信,吹透天香雪里枝。


总被诗人收拾去,封姨正自未能知。

香在溪头古晋林,潇潇风雨惯曾禁。


休寻白玉堂前梦,自有此君知此心。

生香自恨玉为容,谁放晨光浅碧笼。


隐约风标难画处,邯郸人在梦炊中。

斜斜瘦影两三枝,只许寒窗人自知。


犹恨嫦娥收不尽,却归羌管曲中吹。

分甘冷落傍朱门,傲雪欺霜百岁根。


惆怅西湖人不见,暗香依旧月黄昏。

才得江南第一春,竹篱茅舍便精神。


百花头上无相识,只有东风是故人。

处子从来不世妆,老苍相对本相忘。


犹嫌曾受秦封污,冷笑无言只自香。

孤芳常恐百花知,桃李纷纷亦强追。


照雪精神应自喜,逼人风味不吾亏。


幽香隐约留衣袂,疏影玲珑鉴砚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