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夹路桥边看黛色,丁家楼上对黄昏。


到窗风雨光摇烛,拍岸芦波响聒门。


桔罢野农群腹鼓,枻归游子亦眉掀。

芳春二月十九日,世传大士降生期。


曲阳太守同日诞,良辰庆祝晋霞卮。


是时春郊久不雨,贤守心恻小民咨。

喜得一犁布泽,万家欣颂知时。
空蒙润遍绿杨枝。
怪道甘膏相似。

深春及中夏,天泽气不会。


炎威增暵燥,植物减葱蔼。


载涂履若焦,凉宇居非泰。

南风转北遂为霖,倒掩书帷坐累茵。


洗沐江山三尺雨,庄严天地十分春。


猿吟鹤舞图双引,酒社诗坛待五申。

旱意初忧病圃场,霈然甘泽起羸尪。


穹苍既格由孚信,德教从来本抑强。


再熟言观竞藨衮,千仓行见咏丰穰。

软红尘土没东华,未若为农乐叵涯。


耕陇一犁欣已足,生春六夜喜非赊。


顿回茧馆柔桑绿,渐落峒山细麦花。

平田秋水高潺湲,大府宽条俶布宣。


不旱犹应言有旱,省愆敢自谓无愆。


倒翻云外菩提水,幻出人间摆柳天。

隔年亢旱到初春,才挂征帆雨浥尘。


谅得靖共神所介,更留约束后来遵。


今朝南浦悲行子,明日阳关忆故人。

田里欢传岁有秋,已占休证叶龟畴。


连朝霪雨忻从欲,一念通神只反求。


暂向岭边宣主泽,每先天下为民忧。

朱轓临莅甫经秋,已报民庸总若畴。


剩有心思图惠养,更无毫末事诛求。


操存对越神明久,应祷旋销旱魃忧。

明公闵雨志平民,祈祷无他只一真。


万里天高随感应,半空雷震忽亨屯。


挽回庾峤生生意,化作商霖处处均。

空阶昨夜响淋漓,正是东皋渴雨时。


蝼蚁未应能有感,乾坤自是本无私。


已知协气通三壤,想见嘉禾秀两岐。

雪堂居士醉方熟,玉涧仙人冷不眠。


送与安州泼醅酒,一年三白是丰年。

连日旸乌不敢骄,放教清雨出层霄。


谁言六月无冰雪,丈三馀深压画桥。

稚金无力拒炎光,挟雨呼风作晚凉。


玉漏城头传一箭,征人已觉十分长。

年登犹藉米船通,去岁那堪一大凶。


人死多因饥后疫,秧焦争值北来风。


晴空又似骄阳起,罄室谁支此患重。

平生报国无才力,日夜只祈天雨粟。


讵今岁事少差池,怪证谁云一而足。


入春郡国多苦旱,起瞻四方何蹙蹙。

火神侵官弄胸臆,青帝欲满勾芒慵。


骄阳暴苗不得秀,风俗相顾无颜容。


我公裨补造化手,乞许暂息平奸骢。

尺雨乘春慰望深,家家仓廪一年心。


伊川父老还知否,此是随车傅说霖。

苦海渺无涯,火宅常自焚。


青衫不疗饥,白首非工文。


勉策疲驽姿,舍己为人耘。

忽忽久不乐,中肠若焦焚。


非无一樽酒,高堂细论文。


尘俗了不知,学殖聊自耘。

山中书生休浪悲,燮调自有皋与伊。


清香一瓣来天竺,更把民饥作己饥。

睡觉歌声古道傍,有人中夜揽衣裳。


床头斗酒聊自酌,不为书窗一夜凉。

云霓天外起层层,毕月相随彻夜横。


费得天公能几力,数州愁苦变歌声。

莫愁尘土压天飞,六月栽田未是迟。


待得麦麻收拾后,通宵好雨定知时。

杨柳藏鸦菡萏香,水亭风榭袭罗裳。


秋光正入诗人眼,剩得馀篇付锦囊。

霜筠瑟瑟戛琳琅,冷透纱厨一味凉。


破梦吟魂正潇洒,纤纤更捧雪花香。

北窗支枕梦初回,风掠馀香特地来。


颠倒衣裳望池上,荷花无语为谁开。

画坼田龟久望云,霈然膏泽幸盈津。


南邻来庆年丰稔,旋酌香醪共湿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