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至昭关后,当知赵国寒。


系书随短羽,写恨破长笺。


病客眠清晓,疏桐坠绿鲜。

昔日居邻招屈亭,枫林橘树鹧鸪声。


一辞御苑青门去,十见蛮江白芷生。


自此曾沾宣室召,如今又守阖闾城。

客来舒长簟,开閤延清风。


但有无弦琴,共君尽尊中。


晚来常读易,顷者欲还嵩。

曲江千顷秋波净,平铺红云盖明镜。
大明宫中给事归,走马来看立不正。


遗我明珠九十六,寒光映骨睡骊目。

长安雨洗新秋出,极目寒镜开尘函。


终南晓望蹋龙尾,倚天更觉青巉巉。


自知短浅无所补,从事久此穿朝衫。

尘埃自与青云断,岁月谁令白发来。


数口无归关外客,一春多病几登台。


常闲水上鸥从远,只老笼中鹤任开。

锦袍昔是诗成得,别墅今非棋赌来。


山蔚蓝光交抱舍,水桃花色合围台。


通人竹坞深深入,谢客松扉远远开。

夏虫不知冰,越犬不识雪。


我独冰雪间,肘见冠缨绝。


青灯挂长檠,文字夜涉猎。

狺狺犬护门,喔喔鸡登屋。


不疑故人来,但谓风敲竹。


孤僧雪中归,白马度堑谷。

群雄将风骚,敌若攻守墨。


公将百万兵,如一剧孟足。


间楚或挥金,伐虞还取玉。

碧芦自愁绝,黄芦正枯折。


宵征雁影孤,堕此桥下月。

公如柳柳州,柳桥如柳浪。


恼杀涉溱人,望望不可上。

掩卷忽不乐,扪心空浩叹。


家声畏沦坠,世态属艰难。


月倒迎门屣,风弹挂壁冠。

不得平头到五旬,皇天夺我老成人。


陆机入洛青衫敝,江总还家白发新。


十载盛衰门户改,几番离合弟兄亲。

肘后仙方不可寻,去年一病到如今。


虽偿问舍求田愿,未了男婚女嫁心。


片影还乡随旅雁,孤魂入海化冤禽。

时事干戈里,年光卷帙中。


有怀忧社稷,无力靖华戎。


世路日多梗,斋扉昼掩蓬。

凤城行乐幸同欢,雪色年光上画阑。


六出花前艳流火,百枝灯里薄生寒。


莺迁上苑声犹涩,雁度平楼翅欲干。

乘流兴未已,摇楫大江清。


晻暧前山望,留连后浦情。


回樯依雁序,狎席恋鸥盟。

闲棹傍幽栖,泉香草复萋。


稻畦蘋渚外,樵路竹林西。


沙鸟晴偏浴,汀花净不泥。

落日晴川曲,悠然趣不穷。


偶乘舟楫兴,还与弟兄同。


山水存微尚,琴尊挹素衷。

大河流水何汤汤,中有鲤鱼三尺长。


独茧之丝不能钓,贯以杨枝谁致将。


兄谓食鱼必河鲤,出水鲜鳞宁有此。

海上求仙客,河阳宰邑人。


曰予从宦侣,偶与二事均。


卜筑宫城侧,地接仙源邻。

共道韶年乐未涯,更逢飞雪赏逾赊。


随风著柳偏成絮,拂水沾梅并是花。


谁言玉树非连干,况对银灯发九华。

如何千古意,独在此林间。


野竹临流水,溪烟上远山。


笔床依岸置,书牖隔云关。

村居嫌未僻,隔水见精庐。


胜地云烟外,高情翰墨馀。


披花时进艇,倚树日看书。

七十二芙蓉,仙家第几峰。


天清揽黛色,秀出海云重。


地与蓬瀛接,人将鸾鹤从。

海上望松关,苍茫云雾间。


长风吹瀑水,飘落万重山。


碧草通仙径,琪花待客攀。

步入小桥去,方欣与俗暌。


亭高云作幔,池满水如圭。


鸟狎频移树,花浓不辨蹊。